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合金管件

左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是什么它可以治疗吗

2023-10-08 来源:大蕉资讯

左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是什么 它可以治疗吗

一、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一些

中医治疗

骨坏死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僵痛不适,继而出现疼痛加重。活动受限以及肌肉萎缩。在中医看来,早期主要为骨痹,后期则痹证日久,发为痿痹。其原因则有创伤,内损和外邪侵袭。

(1)辨证论治:对于骨坏死的治疗总的原则应为通痹化瘀,补肾健骨。对于早期患者僵痛,活动不适者,应以通痹化瘀为主;对于萎弱失用者,应以补肾健骨为主。前者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后者可以健步虎潜丸化裁。

①气滞血瘀:

症状:髋部有外伤史,髋部疼痛,或有肿胀瘀斑,夜间尤甚,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有跛行及髋关节功能障碍,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活血行气,舒筋活络。

方药:骨坏死Ⅰ号方。

当归尾20g,桃仁9g,红花9g,血竭6g,丹参15g,延胡索9g,柴胡9g,桂枝9g,牛膝9g,党参9g,生地、熟地各15g,炙甘草5g。

②脾肾阳虚:

症状:髋部疼痛,持续绵绵,腰酸腿软,畏寒怕冷,面色晄白,身倦乏力,动则汗出,纳少腹胀,便溏,足胫浮肿或全身水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迟弱。或有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史。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骨坏死Ⅱ号方。

熟地15g,鹿茸6g,仙灵脾10g,白术10g,茯苓10g,炮干姜10g,丹参20g,土鳖虫6g,白芥子6g,骨碎补15g,牛膝10g,炙甘草6g,大枣4枚。

③肝肾亏损:

症状:髋骨疼痛,持续不减,病程已久,髋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肝肾,养血活血。

方药:骨坏死Ⅲ号方。

熟地15g,山药15g,枸杞子15g,全当归15g,白芍10g,黄芪30g,丹参15g,穿山甲10g,地龙10g,骨碎补10g,杜仲10g,牛膝6g。

④寒湿痹阻:

症状:寒邪盛者,髋部冷痛,痛处不移,肢体发冷,得热痛减,入夜痛甚,舌淡、苔薄白,脉沉弦。湿邪胜者,髋部重着钝痛,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或濡。

治法:散寒除湿,行瘀通痹。

方药:骨坏死Ⅳ号方。

独活10g,桑寄生15g,秦艽10g,鸡血藤10g,川乌6g,牛膝5g,生地、熟地各1。

二、股骨头坏死的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一些

用药治疗

目前对骨坏死尚缺乏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病理过程一经启动,依靠外力很难阻断,一般需3~5年。其恢复的程度与诊断治疗的早晚、坏死灶的大小、坏死的程度及治疗是否恰当有关。因此对骨坏死应努力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会减少或避免畸形的发生,获得良效。骨坏死一旦发生骨外形变形,可造成永久性病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劳动能力。

1.西医治疗

(1)非手术疗法:

①限制负重:严格限制负重或不负重可使缺血骨组织恢复血供并免受压力作用,以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塌陷,促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自行愈合。主要适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如老年、一般情况差、缺血性坏死进展期及预后不良的病人。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限制患肢负荷,直至临床有关节置换指征为止。

②皮牵引:牵引时应使患肢处于外展内旋位。这样既可缓解周围软组织的痉挛,又能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量,使压力平均分布,避免应力集中而致股骨头坏死加重或塌陷变形。牵引重量宜适中,因人而异,对一般成人掌握在4kg。每天牵引1次,持续3~4h。

③电刺激:电刺激有成骨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骨具有压电效应及电刺激能模拟生物信号有关。普遍认为,电刺激可作为缺血性坏死的独立治疗方法,也可作为手术辅助治疗。

④减停激素:对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性疾病的病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换用其他西药或改用中医药治疗,同时在医嘱下逐渐减少激素的用量,以至最终停用。

(2)手术疗法:

①保留股骨头的治疗:

A.钻孔减压:主要用于早期无关节面塌陷的病人,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简单的手术方法。作用机制是降低骨内压,促进静脉回流。解除滋养血管痉挛,使新生血管能顺骨孔长入缺血区。有些文献报道临床有效率可达90%,但多数学者未能得出这样理想的治疗效果。

B.植骨术:因植骨前需先钻孔,故又称钻孔减压植骨术。其作用机制是:a.钻孔减压;b.植骨提供机械支撑;c.带肌蒂骨移植增加股骨头的血供,手术方法众多,包括松质骨移植、皮质骨移植、带肌蒂骨移植、血管吻合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早期,常采用中央减压,皮质骨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C.截骨术:通过改变股骨头与股骨干间的对应位置关系可以达到:a.增加股骨头的负重面积;b.减少股骨头所受压力;c.将股骨头坏死病灶移出负重区,减少局部承受的应力。另外,截骨术本身使髓腔开放,可降低骨内压,改善股骨头血循环。截骨方法众多,如屈曲位截骨、伸展位截骨以及外展、内收及旋转位截骨等,其效果相差较大。

②关节成形术:髋关节成形术包括金属杯关节成形术、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

A.金属杯关节成形术及关节表面置换术:前者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Ⅲ期,后者主要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Ⅲ、Ⅳ期,尤其是年轻、活动量及体重大,有可能再次关节修正术的病人。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现,这种方法近乎淘汰。

B.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股骨头取代坏死股骨头,保存了尚属正常的髋臼,即使手术失败,再修正也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简单,在其理论上的优点,曾作为治疗进展性股骨头坏死的经典性手术。但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20~50岁病人,这些病人活动量大,寿命长,早期股骨头假体存在设计上的某些缺陷,因此术后假体容易松动,并加重髋臼的磨损,失败率较高,远期效果不理想。

C.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适用于老年及严重股骨头坏死患者。普遍认为年龄和股骨头坏死本身是影响THR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最近,采用多孔面生物固定型假体治疗髋关节骨坏死,克服了骨水泥本身对假体远期疗效的不利影响,为假体的生物性永久固定带来了希望,近、中期临床应用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D.其他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对那些不宜进行关节成形术的病人,可考虑行关节融合术和Girdlestone髋关节成形术,前者适用于年轻、肥胖、活动量大,尤其是单侧髋关节受累、膝关节及脊柱功能正常的病人。Girdlestone关节成形术常需清除股骨头、股骨头颈及髋臼周围骨赘,并通过术后适当处理促使相对骨面间纤维软骨的生成,形成假关节,虽然术后病人有下肢短缩、不稳,但仍能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同时减轻疼痛症状。

三、股骨头坏死的概述以及症状有哪一些呢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又称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的病理机制是骨组织缺血,所以关于发病机制、血供受阻理论最易被人接受。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各种骨内、外致病因素引起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压或流出静脉阻塞,造成局部血供障碍,严重者可引起骨组织缺血性坏死。病初可仅表现为单一主要血管受损,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残余循环血量不足以维持受损部位骨细胞正常供血需要时,骨髓组织将首先受损,随后出现骨细胞坏死。

症状体征

疼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50%急性发作,特征是髋部不适,位置不确定,可发生于X射线片阳性发现之前或后,可能与骨内压增高、组织缺血或微骨折有关。最终关节面塌陷,致使疼痛进一步加剧,下肢活动尤其是内旋受限。有些患者出现间隙性跛行,症状类似慢性周围血管病性跛行,休息时症状减轻,活动及负重时加重。临床上对下列患者要特别警惕:①原因不明的局部疼痛,尤其是髋痛,偶有跛行;②对侧髋关节已明确诊断为骨坏死,因非创伤性骨坏死,髋关节双侧病变高达30%~80%;③有明显诱因,如长期或短期大量应用类固醇激素,长期大量饮酒,胶原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镰状细胞贫血,高雪瘤,减压病,以及有前述病因中所提及的各种诱发骨坏死的病史。

四、股骨头坏死的预防护理有哪一些呢

预防护理

1.人群预防在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严重外伤及累积性的应力性损伤,如大运动量训练、过度长跑等。参与航空或深水作业等工作者,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防止减压病引起骨坏死。在国防、工业、医疗领域经常接触或应用放射性物质者,应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及建筑物和个人的防护设施。临床对某些必须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吲哚美辛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用药原则、剂量,切勿滥用并定期摄骨盆片。

2.个体预防

(1)一级预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避免应力过分集中、强度过大的活动。对活动量大、劳动负荷大的工作应适当控制工作量和工作节奏,注意劳逸结合,消除或减轻对骨骺部局限性压力。加强对放射性物质、放射线的防护,注意掌握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吲哚美辛类药物用药的原则。

(2)二级预防:股骨头骨骺坏死可根据髋部轻度疼痛,X射线片示骨化中心较小、骨骺密度不均、硬化囊性变等、髋关节内侧间隙增宽作出早期诊断。对患肢需作外展内旋位牵引或用外展支架,保持40°外展、轻度内旋位,或用石膏固定使股骨头骨骺纳入髋臼内。对有髋部疼痛屈曲畸形的早期患者,避免负重并用高压氧治疗,症状明显者早期手术治疗。可作患肢牵引,待疼痛消失即用支架保护。

(3)三级预防:股骨头无菌坏死Ⅰ期常用骨骺钻孔术,以减压促进坏死骨骺重建;Ⅱ期、Ⅲ期常用滑膜大部切除或全切除加股骨头钻孔或同时植入血管等法,近年来也有用胎儿软骨植入修复股骨头无菌坏死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股骨头骨骺全部受累合并半脱位者可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有时行骨盆截骨同时加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2~3个月,使股骨头得到较好覆盖。

中国宽带官网

数码设计

葡萄酒杂志社

漫动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