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称女孩为黄花闺女竟有这些含义
古代为何称女孩为黄花闺女?竟有这些含义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都喜爱在脸上“贴黄花”。黄花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用薄芝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沾满黄粉之后将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也有用黄颜色的饰粉直接在额上或脸颊两侧画上各种花纹的。“贴黄花”是少女特有的妆容,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南朝陈后主《采莲曲》中云:“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木兰恢复女儿打扮的一个标志就是“对镜贴花黄”。
可见贴花黄是古代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扮。
按照风俗,少女出嫁后就要另作一番打扮,因此古代民间有俗谚说:“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时间久了,“黄花”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了“黄花闺女”一词,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
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黄花闺女”也喻指没有过性行为的年轻女性。
贴花黄的来历
关于贴花黄的来历,宋代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南朝某年农历正月初七这天的下午,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中的花园里嬉戏。不久,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使躺卧在含章殿的房檐下小憩。当时正是梅花盛开时节。阵阵风过,将树上的梅花片片吹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公主的额头上。公主脸上的汗将梅花渍染,留下点点划痕,公主被划痕衬得更加娇柔妩媚。
皇后见了,十分喜欢,就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花痕才消失。
从此以后,爱美的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宫女们见了,个个都非常羡慕,并跟着效仿起来。
不久,这种被人们称为“梅花妆”(或简称“梅妆”)的妆饰方式便在宫中流传开来。后来又进一步流传到了民间。可是,腊梅花的开放是有季节性的,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于是,有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在额头或两颊画上各种花纹。
事实上,花木兰所处的北朝要早于南朝的刘宋。因此,贴花黄的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025-05-06东乡家装装修价格为了生活大家都不容易没有
- 2025-05-067万装修自己的家好吗广西一位女屋主花7万
- 2025-05-06北碚区家装装修重庆室内装修报价表装修公司
- 2025-05-06博鳌家装修公司家生活战略延展升级国美携手
- 2025-05-06100平家里装修方案100简约原木风一室
- 2025-05-06常州家装装修案例江苏一家三口的完美小家4
- 2025-05-06搞装修的木工工装和家装家庭装修柜子是木工
- 2025-05-06彬彬家纺摄影基地装修设计新房刚交付装修不
- 2025-05-06北欧暖色家装修2套暖色调北欧风温馨家如阳
- 2025-05-06把家装修成茶餐厅好吗茶餐厅设计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