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春季饮食原则
古人的春季饮食原则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廿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冻开始融解,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信息。此时人体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雨水过后是惊蛰,此后可闻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这又是“生”的气息催发的结果。春分时昼夜等长,古人称此为“阴阳各半”。到清明,雨量更加增多,湿度增加,百草萌芽,春耕大规模地开始了。此时人体内的肝气正旺,凡冬天保养不当者,春天易得温病。一般宿疾如高血压病、哮喘、皮肤病及过敏性疾病等容易在此时复发,也见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有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胃出血的。故在饮食上应忌发物,诸如虾、竹笋、雄鸡、海鲜等应尽量少吃。根据上述原理,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因为春天肝气旺,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例如疏理肝气的陈皮、平熄肝风的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等,都是合时宜的食养食品。在春季里,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不少野菜,如马兰头、苜蓿、蓬蒿菜等都有良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正因为此时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进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如酒不宜过量,冷馔、粽子、粘冷肥腻之物均应严格控制,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如果调养不当,过与不及都将伤及肝气。肝气伤则夏天当令的心火将失其所生,到了夏天心火会不足,心火不足,寒水将乘机侵犯而易致寒变,即该热时不热,该长者不长,中医学称此现象为“逆春气,养长者少”。
- 上一篇:番茄红素有副作用吗吃番茄红素的益处
- 下一篇:寒露吃什么寒露食材
- 2025-05-13女生外出养什么狗比较好最适合女生养的5种
- 2025-05-13养狗为什么喜欢吃猫粮狗为啥爱吃猫粮而且上
- 2025-05-13社区养狗怎么养集中式住宅小区如何规范养狗
- 2025-05-13新手养猫绝育新手必看养猫绝育攻略
- 2025-05-13养猫会很吵闹家中养几十只猫又臭又吵被投诉
- 2025-05-13北京链家装修价格明细表北京链家下调中介费
- 2025-05-13创业开家装修公司如何做一家挣钱的小型装修
- 2025-05-13a家装修靠谱吗选择一个好的装修公司是对自
- 2025-05-13北京家乐装修公司王健简介环地中海研究院成
- 2025-05-06积木家装修公司装修工期揭秘积木家装修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