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隐士主观与客观原因
古代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隐士?主观与客观原因分别是什么?
哪些人能被称为隐士呢?具有超凡才德学识、追求思想自由的人,不愿委曲求全,不肯依附权势,不肯入仕做官的隐居之士,才能被称为隐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隐士,他们孤独、高傲、超脱,他们对当世有着冷静的思考,超凡的大见解,看淡入仕为官后的繁华富贵,而是甘愿隐居于山林田野之间,进行人格上的自我升华。
许由、巢父可谓是最早的隐士,两人据说都是远古尧帝时期的高士。
主观原因:
也就是内在原因,他们一般都是情操高尚、淡泊名利的人,生来就不喜欢做官,而是追求自由,一生纵情于山水之间,如晋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宋代“梅妻鹤子”的林逋。
在古代,真正因主观原因而归隐于山野之间的隐士还有很多,但受限于史料的记载,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因此,我们所熟知的还是那些因客观原因而归隐的隐士。
客观原因:
也就是外在原因,儒家创始人孔子虽然倡导儒士积极入仕,但他也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也就是说,文人要看当世的形势是否清明,如果政治清明,则适合出来做官,若政治黑暗,则应独善其身,等待明主,如商代末年的姜太公,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元朝末年的刘伯温。
实际上,每逢朝代末期,一般都是政治黑暗,奸臣弄权,腐败丛生之际,一些正直之人不肯同流合污,他们就选择做起了隐士。
尤其是魏晋时期,司马氏的残酷统治,造成了我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文化——魏晋风尚,以“竹林七贤”为首的名士们为了避祸,有意做出不合常理的动作,故意装疯卖傻;有的名士们则直接隐居于山野,每日饮酒赋诗,好不快活。
还有一种客观原因就是因异族的统治,如元代和清代之初,他们有气节,不愿接受异族的统治,初起而奋争,后不成而隐居。
比如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实在是无法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后,只好一生隐居,屡次以死拒绝出仕于清朝。这样的人还有傅山、黄宗羲、王夫之等等。
在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外的,还有一种隐士,他们也追求入仕,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入朝为官,最后只好做起了隐士,比如“半官半隐”的王维,孟浩然,还有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而失去入仕机会的唐寅。
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说的是隐士们看破红尘而隐居于山林,其实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城市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这才是真正的大隐。
可真的是这样吗?以笔者看来,这样的“大隐”也只不过是蓄势待发,期望能在朝市中遇得明主,从而实现入仕的愿望。
- 2025-05-13养猫手册必读铲屎官必备猫咪0基础养护指导
- 2025-05-13临泉收养猫咪急寻亲属年轻女子在安徽阜阳被
- 2025-05-13不养狗猫可以养什么猫除了猫狗还有什么萌宠
- 2025-05-13如意街上养狗好吗愿每一个狗狗都能被这个世
- 2025-05-13养狗人都懂的养狗秘籍养狗秘籍你值得拥有
- 2025-05-13养新狗要买什么药材好养狗狗患上了皮肤病主
- 2025-05-13哈尔滨免费领养猫咪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
- 2025-05-13人类养什么动物合适养狗为什么有人喜欢养狗
- 2025-05-13常州灯具城领养猫猫丹阳猫咪吁请领养最新进
- 2025-05-13养狗必须要交费吗吗养犬人士是否应该承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