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活塞泵

东晋为何在淝水之战后并未趁胜北伐夺取中原

2023-11-24 来源:大蕉资讯

东晋为何在淝水之战后并未趁胜北伐,夺取中原地区

公元383年,前秦伐晋,于淝水与东晋北府军交战,大败,前秦八十余万大军折损至仅剩十万,元气大伤。可奇怪的是,东晋此后对北方的军事行动十分有限,战绩也乏善可陈,直到二十一年后的刘裕北伐,东晋才收回洛阳,直抵长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东晋未能趁淝水之战大胜之势挺进中原恢复故土呢?

一、淝水之战后东晋与北方政权的对峙情况

淝水之战后东晋的确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反攻措施。《晋书·孝武帝纪》载: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春正月龙骧将军刘牢之克谯城。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又攻取新城、魏兴、上庸三郡。前锋都督谢玄击溃苻坚将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春正月,蜀郡太守任权击败苻坚守将夺回益州。可见淝水大胜后,东晋收复了淝水之战前被前秦占领的一些州郡。局面看似一片大好,如此挟淝水大胜之势一统天下似乎也顺理成章。

但奇怪的是太元十年之后,东晋政权对北方的大规模用兵就似乎停止了,且史传中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战事多为前秦崩溃后北方割据政权互相的征伐。仿佛东晋政权在淝水战后取得了些许优势便没有动作了。这不禁令人生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晋政权未能进一步扩大淝水之战的战果?

纵观六朝历史,我们发现不仅东晋政治如此,内斗也是南朝历代的通病。或许正如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的后论中所说的:“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去美国大学留学条件

如何去留学美国

美国top30大学GRE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