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卷簧

郭威是后周的开国皇帝为何娶的四个妻子皆是

2023-12-19 来源:大蕉资讯

郭威是后周的开国皇帝,为何娶的四个妻子皆是寡妇呢?

古代人并不像现代人这样开放,许多地方的人们还认为娶寡妇进门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但是下面这位皇帝却丝毫不在意,竟然连着娶了四个寡妇。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904-954),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他从一个普通士卒干起,白手起家,戎马倥偬,在数十年的攻伐混战中,从低级军官到高级将领,从枢密使到节度使,最终黄袍加身,荣登帝位,且治国有方,政绩斐然,堪称五代十国诸帝中的佼佼者。相比于开国创业,郭威在情感和私生活方面更为传奇。据《新五代史》记载,郭威有“一后三妃”,分别是柴氏、杨氏、张氏、董氏,四任正室在嫁郭威之前均嫁过人。清人赵翼也称,郭威“统计前后四娶,皆再醮妇”(《二十二史札记》),都是清一色的寡妇。

郭威的第三任正室为张氏,在嫁给郭威前也曾嫁过人。张氏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张同芝在王镕手下当谘呈官、检校工部尚书。王镕死后,张家家道败落。前来平乱的军队中有一名禆将武从谏见张氏年幼可爱,又无归宿,便将她带回太原老家,给儿子当媳妇。后来,张氏的丈夫去世,张氏守寡。当时,郭威身在太原,由于第二任正室杨氏已逝,便娶了张氏。郭威富贵后,张氏被封为吴国夫人。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后汉隐帝刘承祐因猜忌郭威,下诏尽杀羁留在东京的郭威家属,张氏等家眷全都被斩首。郭威称帝后,追封张氏为贵妃。

郭威的第四任正室为董氏,与前面三任不同的是,董氏是以侧室身份嫁给郭威的,不过董氏与柴氏、杨氏、张氏一样,也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董氏是一个底层小吏的女儿,镇州之乱中与家人失散,被一位牙将收养为女。十三岁时,董氏回到亲人身边,由大哥董瑀做主,嫁给后晋一位名叫刘进超的官员为妻。后晋灭亡后,刘进超被掳身亡,董氏寡居洛阳。郭威带兵路过洛阳时,听说董氏新寡无依,便将她聘纳为妾。郭威称帝后,没有正室,于是将董氏升为正室,册封德妃,董氏成为郭威的贤内助。广顺三年(953)夏,董氏染病而亡。

除了柴氏、杨氏、张氏、董氏四任正室,郭威还有皇甫氏、刘氏、李氏等嫔妾,但这些嫔妾出身不详,也未能成为郭威的正室。可以说,郭威的四任正室全是夫死再嫁的寡妇,而且杨氏还当过两回寡妇。封建时代,礼教强调妇女从一而终,夫死守寡,一般不再改嫁;而男子除非丧偶或条件差劣,也一般不愿娶寡妇。郭威为什么娶了四个寡妇?有人说他“不忌口”,有人说他“重口味”,还有人说他是“寡妇控”。对此,清人赵翼也表示“不可解也”(《二十二史札记》)。笔者认为,这与郭威早年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郭威本姓常,出身寒微,早年丧父,母亲迫于生计,带郭威改嫁过郭家,于是改姓郭,“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五代会要》)。在郭威看来,连母亲都能以寡妇身份改嫁,他为何又不能娶寡妇呢?再者,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乱,门阀士族已经彻底灭亡,活跃于政坛上的人物多半出身于草莽和社会下层,礼教门阀思想非常淡薄,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有姿色或好品行,哪怕是寡妇,也会受到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垂青而续娶。后唐明宗淑妃王氏、后晋出帝皇后冯氏就是寡妇出身。应该说,续娶寡妇之事,在割据政权统治者中大量存在。郭威起初条件差,后又接连丧偶,续娶寡妇也在无可厚非。

虽然娶的正室都是寡妇,尽管四人均没有给郭威留下一个子嗣,但郭威对她们却一往情深,特别是对柴氏和董氏更是一片痴情。郭威当初对柴氏非常钟爱,爱屋及乌,对柴氏的侄子柴荣也非常器重,并将其收为养子,以接班人来培养。郭威登上皇位时,柴氏早已是千里孤坟,荒山寂寂无以为报,郭威力排众议,以死去的柴氏为皇后,并称赞她“体柔仪而陈阙翟,芬若椒兰;持贞操以选中珰,誉光图史”(《旧五代史》),以慰其在天之灵。为了柴氏,郭威没有立皇后,使“中宫虚位”(《新五代史》),任何女人都无法取代柴氏的位置。

对死去的柴氏如此,郭威在董氏身上也投入了大量情感。郭威虽不能立董氏为皇后,但对她非常上心。董氏染病后卧床时,郭威因战事紧迫,需要去兖州亲征,因此对董氏放心不下,眷恋不已。董氏知道丈夫体贴自己,非常感动,强打精神勉励郭威安心出征,不必担心。郭威听后十分感动,临行前再三命御医好生照顾董氏。征战期间,郭威数次派人探望董氏,以示相思和牵挂。兖州平定后,董氏已经奄奄一息,郭威快马加鞭赶回京城,见了董氏最后一面。董氏死后,郭威悲痛欲绝,亲自料理丧事,并为之“辍朝三日”(《旧五代史》)。

董氏的死,对郭威打击很大,以至于这位常年征战沙场的健壮武夫也支撑不住了,身心迅速崩溃。董氏死后半年,也就是广顺三年(953)十二月,郭威因丧妻心痛,卧病不起,于显德元年(954)正月与世长辞,追随数位夫人而去,享年五十一岁。郭威死后,葬嵩陵,一后三妃皆陪葬。临终时,郭威遗令丧葬一切从简,“只令著瓦棺纸衣葬”(《旧五代史》)。郭威之所以要求薄葬,笔者认为除了郭威生性简朴,防止陵墓被盗,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他希望和自己心爱的四位正室永远安静地长眠地下,不受外人打扰。

中国宽带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社

青年文学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