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怎么化妆古代女子的化妆品都有什么
古代女子怎么化妆?古代女子的化妆品都有什么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写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活脱脱勾勒出一个东方维纳斯的形象。爱美是人的天性,谁不希望自己更美呢?于是各种化妆手法应运而生。
最早的化妆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先民们在面部和身体涂上各种颜色的油彩,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当时化妆的人多数为男性,经过漫长的发展女性才成为化妆的主角。中国古代的人们没有今日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供其选择,但是这并不会减弱他们的化妆热情。华夏先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采用各种天然原料,研制出丰富多彩的化妆品。同今天多种多样的化妆品一样,中国古代的化妆品也可以分为几大类型。
马王堆汉墓出土双层九子漆奁,下层底板厚5厘米,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包括椭圆形2件、圆形4件、马蹄形1件、长方形2件。其中出土了白色粉状化妆品、白色方块形化妆品、丝绵、假发(假发为人发编缀而成)、丝绵粉扑、胭脂、油状化妆品等,香粉配粉扑颇有“香绵轻拂胭脂”的画面感。
口脂的原料—朱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也叫“丹”,主要成份是硫磺汞,并含少量氧化铁、粘土等杂质。但朱砂本身不具粘性,如将其敷在唇上,很快就会被口沫溶化,所以古人在朱砂里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制成唇脂,既有防水的性能,又增添了色彩的光泽,还能够防止口唇皲裂。唇脂的实物在扬州、长沙等地西汉墓葬中都有发现,出土时还盛放在妆奁之中,尽管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色泽依然艳红夺目。
古代的口脂也像今天的口红一样,分不同的颜色,从诗词和文献中可以得知“朱唇”“丹唇”指红色唇脂,“檀口”指浅红色唇脂,“绛唇”指深红色唇脂,“黑唇”指乌膏或黑色唇脂。
江苏连云港海州霍贺西汉墓随葬物品中有出自女棺的漆妆奁一套,其中的一个小圆盒中装有红色胭脂,经鉴定为硫化汞。湖北鄂州五里墩孙吴时期墓葬墓室前部的青瓷盏内发现红色物料,内部保存完好,呈鲜红的分块状,还有一定的油腻性。经过化学分析,该红色物质主要是超细的朱砂粉料与油脂等的混合物,推测可能是调制的古代化妆品,或许就是“胭脂”或“口脂”。
到了唐代,口脂被称为“唇脂”,此时的口脂已经不完全是放在盒中的糊状物,而是被加工成固体盛放在特制的盒、管内。元稹《莺莺传》中写道:“……兼惠花胜怡和,口脂五存,致耀首膏唇之饰,但积悲叹耳……”由“口脂五寸”不难看出唐代的口脂已经被制成管状,接近现代的口红了。
花钿
花钿也是中国古代妇女喜爱的一种装饰类化妆品,温良药的诗句“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正是形容妇女在对镜妆点花钿的情景。花钿是用金、银做成花形,贴在额头上或鬓角上作为装饰。花钿的类型很多,贴在两颊上的为靥钿。通常所说的“对镜贴花黄”中的“花黄”也是花钿的一种。也有用金箔片、黑光纸、鱼腮骨、螺钿壳以及云母片制成各种形状,粘贴于额上的花钿。
关于花钿的由来说法不一,可以看到在敦煌壁画中的中唐以来女性供养人的形象多饰以梅花妆。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甚至还有用蜻蜓翅膀来做花钿的,宋人陶谷所著《清异录》上记载:“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粘贴花钿的介质,古时多采用呵胶。呵胶出产于北地,由鱼鳔制成,粘性极佳,妇女用它来粘贴花钿时,只需对其呵气,并蘸上少量口液,便能很容易的将花钿粘贴到脸上。《辽史拾遗》记载:“陈继儒《真珠船》曰:‘呵胶出虏中,可以羽箭,又宜妇人贴花钿,呵嘘随融,故谓之呵胶。’”卸妆时,只要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
- 2025-05-13养狗人都喜欢什么样的狗狗狗最喜欢的六种食
- 2025-05-13武汉招养猫人武汉一小区有租户竟圈养数十只
- 2025-05-13新手养猫配餐方法怀孕养猫白天能给猫做点啥
- 2025-05-13养猫买洋桔梗猫主子也会有天敌
- 2025-05-13养猫的小叮当漫画打包三本老版本的机器猫小
- 2025-05-13养狗卖狗买狗狗好吗领养狗选择幼犬还是成年
- 2025-05-13养猫花盆推荐哪种花盆被猫打翻了养花和养猫
- 2025-05-13北辰区家装装修价格321平米的六居室装修
- 2025-05-13宝山家装装修哪家口碑好宝山老房装修公司排
- 2025-05-13壁纸家装修市场如何定价全屋贴壁纸装修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