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监测电缆

明英宗眼中的于谦是怎样的为什么一定要杀了

2023-12-19 来源:大蕉资讯

明英宗眼中的于谦是怎样的?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

明英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关于杀于谦这件事儿,明英宗后来也后悔了,当初他杀于谦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夺门之变”找一个合法理由,没想到弄巧成拙。

1449年,明英宗率领的明朝大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包了饺子,二十多万人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虏。

瓦剌首领也先在逮住英宗后大喜,他立即带着英宗直扑北京而言,试图拿英宗做挡箭牌勒索一番,甚至想一举拿下北京,再现大元。

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人,留守在北京的明朝大臣彻底慌了,由于京师精锐早已被英宗带走,现在北京城只剩下一些杂牌军驻守,战力堪忧,翰林院侍讲徐珵等许多大臣纷纷要求迁都南京,但遭到司礼监太监金英和兵部尚书于谦的反对,金英甚至表示“敢言迁者斩”。

到明英宗时期,宦官对朝辄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有了金英的支持,于谦成功地压制住了迁都的声音。

实际上于谦反对迁都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此时明朝尚且有实力一战,若擅自迁都会大大挫伤明朝军民的抗敌士气。

当年金宣宗就因擅自放弃中都(北京),迁都开封,使得中都军民抗敌意志崩溃,试想连皇帝都跑了,老百姓肯定认为朝廷抛弃他们了,那还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呢?

金宣宗一走,蒙古军很快攻克中都并轻易进入中原,为了日后蒙古灭金埋下隐患,于谦自然不可能重蹈金国的覆辙。

重回皇位的英宗首先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夺门之变”的合法性,毕竟景泰帝当皇帝的程序是没问题的,自己复辟需要有一个借口,否则没法跟天下人和后世交代。

这时石亨、徐有贞(上文主张迁都的徐珵,后改名徐有贞)与于谦有过节,他们诬陷于谦造反,并渲染景泰帝是于谦拥戴继位的,不杀于谦英宗复辟就失去了合法性,而且杀于谦也可以威慑朝臣,巩固帝位。

于是在石徐等人的劝说下,英宗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于谦。

总的来说于谦的死是明英宗、石亨、徐有贞等人共同造成的,其中英宗起初并不想杀于谦,虽然于谦拥戴弟弟称帝,但也正是多亏于谦,自己才能从蒙古回来,否则若是大明都亡了,自己也就没啥价值了。

但英宗这人耳根子软,禁不住别人劝说,糊里糊涂的就把于谦杀了,踩了个枉杀忠臣的大雷。直到后来曹吉祥和石亨霍乱朝政意图谋反,英宗才开始后悔杀于谦的举动,可惜已经晚了。

体育风尚官网

体育视野杂志社

冶金管理官网

大众标准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