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为何只是重创没能将其彻底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为何只是重创没能将其彻底消灭?
唐太宗李世民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重要基础。然而在对外开疆拓土时,他只是重创了高句丽,没能彻底将其消灭,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纵观李世民的一生,其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堪称煌煌盛世,史书评赞道“振古以来,未之有也”,在军事上,李世民领导下的唐军“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区域皆被平定,四夷纷纷俯首称臣。
在盛世之下,高丽问题一直是李世民的心头之患,他率唐军御驾亲征都没有使其彻底臣服,这成为了他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高丽问题为何难以解决,这个地方又是怎样成为李世民的“滑铁卢”的?背后原因值得考究探析。
通过上述战役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唐军征讨高丽时虽然受到了抵抗,但仍势如破竹,高丽军处于明显的败势。一个多月以后,“车驾至辽东,丙辰,至安市城”,李世民驾车赶到了安市城下,这座城要是被攻下,唐军将直捣高丽都城——平壤,拿下安市城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唐军的胜利似乎就在眼前。然而,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安市城竟然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04.盛世下的“滑铁卢”
公元645年六月中旬,李世民率领唐军包围了安市城,一场关乎李世民颜面和高丽国国运的决战正式开始,听闻前方军情,高丽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泉盖文直接令总督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十五万大军驰援安市城。
面对气势汹汹的高丽大军,李世民“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将突厥千骑以诱之”,不料想高丽军果真上当,他们“竞进乘之,至安市城东南八里,依山而陈”,接着李世民“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唐将李世勣也布起了兵阵,高延寿想要分兵抵御,无奈军心已乱,唐军将领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延寿兵将纷纷溃败而逃,唐军斩杀高丽军两万余人。
高延寿会集剩余兵将,准备依靠山地险要地势作垂死挣扎,李世民率军包围,长孙无忌令手下拆桥断其归路,见大势已去,高延寿只好率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经此一战,唐军缴获了战马五万余匹,耕牛五万多头,士兵作战铁甲一万余领,战果颇为丰硕,但安市城依旧没有被攻取。
唐军围攻了安市城一个多月,仍然没有成功,据《资治通鉴·唐纪·卷一百九十八》记载,唐将李世勣愤然提出“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安市城的百姓听闻消息以后,纷纷投军守城,城中自此全民皆兵。
唐军再度攻城时,遭受了高丽军更为顽固的抵抗,双方僵持不下,转眼间到了深秋,天气渐渐寒冷,“草枯冰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由于担心天寒后草木枯死,战马缺少草料,再加上军粮也快要吃完,李世民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在退兵之前,李世民依然不死心,他想做最后的努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唐军全体将士在城外筑起了一座比安市城还要高的土山,在土山上的唐军居高临下,城内景象尽收眼底,胜利近在咫尺,不料天不遂人愿,这座土山被高丽军的敢死队乘机占领了,唐军多次进攻都没有收复失地,眼看着冬季将要来临,唐军只好撤退。
尽管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但高丽依然没有被彻底拿下,李世民满怀信心而来,最终心怀遗憾而归,他只得叹息道:“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从此以后李世民再也没有征伐过高丽,安市城成为了他永远的“滑铁卢”。
- 上一篇:安史之乱爆发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 下一篇:军师联盟司马懿为何自断双腿也不愿效力曹操
- 2025-05-13荣成市养狗区域划分荣成启动文明养犬专项整
- 2025-05-13东山哪里有领养猫的猫救助流浪猫狗给他们一
- 2025-05-13家里养孩子的不能养狗家里有宝宝可以养狗吗
- 2025-05-13养猫眼睛流脓猫有一只眼睛流脓一样的眼屎养
- 2025-05-13小区内如何养猫温馨提示小区流浪猫喂养提示
- 2025-05-13领养猫邢台鄂浙警方联手助失散54年男子与
- 2025-05-13养猫财运风水风水师谈养猫风水
- 2025-05-13香港养猫最新规定香港猫迷博览会8月25日
- 2025-05-13Kiss虾璇子家装修设计Get这五种爱的
- 2025-05-13杯子家办公室装修在家打造一个舒服的办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