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作药酒的方法
古人制作药酒的方法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
下面来详细看看医药文献记载的古人制药酒的方法:
东汉,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
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
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 上一篇:春季进补应以和为贵
- 下一篇:大部分人都存在的药酒误区
- 2025-10-22小奶狗的日常茶杯犬怎么养小奶狗如何训练的
- 2025-10-22家里皮家具养猫辟谣猫咪挠家具不只是为了磨
- 2025-10-22北光明里养狗多不多宫里的养狗太监倾城倾国
- 2025-10-22寝室养猫哪种好女生宿舍悄悄养猫被举报后宿
- 2025-10-22小宝领养猫咪小猫也食人间烟雨流浪猫被男孩
- 2025-10-22养羊和养狗哪个效益好想在农村搞养殖养猪养
- 2025-10-22城市里哪些狗允许养狗中国各个城市都养什么
- 2025-10-22富顺板桥领养猫四川富顺一公司违法运狗被处
- 2025-10-22汕头无偿养猫3000元小猫放店门口被小情
- 2025-10-22我想养狗在哪养好领养购买狗狗有哪些可靠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