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台湾杉

揭秘古代第二战场诸侯们的无间道

2024-02-18 来源:大蕉资讯

揭秘:古代第二战场,诸侯们的无间道?

揭秘:古代第二战场,诸侯们的无间道?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战争以来,就有间谍的存在。间谍能够影响情报传递的速度与准确性,对战局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

谍战的源头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源远流长,“女艾间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间谍活动。到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组织严密的间谍活动,伊尹和姜太公都曾担任过间谍。《孙子兵法》有记载:

“殷之兴也,伊尹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伊尹是商汤的开国功臣,曾深入夏国担任间谍,大量收集夏桀的兵力部署和内政情报,对商汤灭夏发挥了重要作用。

吕尚在周任职期间,策划一系列的情报动作,成功地迷惑纣王,使其错误地调整战略方向。也使周王对商朝的军政民情有了充足的认识,为牧野之战赢得了主动。

吕尚

诸侯争霸,战争无处不在,谍战作为第二战场,也在无时无刻地进行中。

到了春秋战国,由于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做大,形成列国分治的局面。接着就出现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各路诸侯都开始广泛地使用诈术。《汉书》:

“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

在这种背景下,各诸侯高度重视情报的收集,时刻关注着形势的变化,情报战开始兴起。

晋楚之间的谍战

春秋的争霸以晋楚之间的战争为主线,几乎贯穿整个春秋,双方都很重视情报的收集和使用。城濮之战中,面对占据优势兵力的楚军,晋军统帅先轸一边避其锋芒,一边大量收集楚军重要情报。

张仪

楚王立刻被张仪的“一计而三利俱至”的空头支票所吸引,不顾大臣反对,马上“闭关绝约于齐”。于是,齐国与楚国刚刚达成的合作又宣告失败。

楚王索要土地时,张仪拖了三个月,最后只给了6里,与承诺的600里相距甚远。楚王一听就大怒,马上出兵讨伐秦国。这时,秦国与齐国关系已经修复,楚国孤立无援,只能失败。

谍战理论应运而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谍战发展的先秦时期,与谍战相关的理论也开始出现。《六韬》、《尉缭子》等兵书对谍战理论进行过深入探讨,《孙子兵法》单独列出一篇《用间篇》,对谍战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

《用间篇》全文仅500多字,却全面总结了古代谍战的基础理论,对谍战的组织领导原则、间谍的选拔、训练、素质、作用与地位都做出探讨。

关于间谍战的任务,《用间篇》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方向: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在孙子看来,在每一次军事行动前,都要及时地派出间谍。掌握的情报越多、越准,对敌方的了解就越深刻,获胜的概率就相应提高。“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都是重要人物,他们的信息一定要求间谍打探清楚,即使花费重金也要拉拢。

孙武的《用间篇》反对经验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同时又注重发挥间谍的主观能动性,使谍战理论由量变到质变,是历史上首次系统性构建谍战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间谍与战争的关系,对中国古代谍战史产生重大影响。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