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晳逆案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弘晳逆案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乾隆四年,为了争夺皇权,在清朝皇室内部发生了一起政治夺权事件,被后世称为“弘晳逆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熙临终前,把大学士马奇叫到畅春园御榻前,下旨说道,“皇四子胤禛最贤,朕死后立为嗣皇。其第四子弘历有英雄气象,令其立为太子。”
过了一会儿康熙又说道,“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性行不孝,仍旧圈禁于宗人府。唯废太子第二子弘晳,朕所钟爱,特封为亲王。”(引自《朝鲜李朝实录》)
康熙做完这次最后的人事安排,便撒手人寰,他以为自己已经为晚年“九子夺嫡”事件画上了句号,却不曾想,这一夺嫡风波自雍正继位后,又持续了近二十年,并且在乾隆朝时期,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而在所有史料当中,弘晳最严重的的谋逆事件,是一次与江湖方士的对话。史载弘晳邀请巫师安泰去其家中,并问了这样的话,“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几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
这种话就能解读出许多东西了,比如最严重的是弘晳有可能与准噶尔勾结,里应外合;亦或是直接危害乾隆,窥伺帝位等。整个儿事件的性质由此完全改变。
乾隆在破获了这些信息之后,快刀斩乱麻,立即下令宗人府逮捕弘晳,并直接以谕旨的形式给这件事定了性:“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心怀异志”“其所询问妖人之语俱非臣下所宜出诸口,所忍萌诸心者,拟以大逆重典,以彰国法,洵属允当”。“弘晳罪恶,较允祀允禟等人尤为重大”。于是对弘晳除宗籍,圈禁于景山,改名为四十六。
这说明,弘晳虽然比较贤德,但跟他父亲胤礽一样,都喜欢僭越,还没当上皇帝就把自己当皇帝了。
弘晳被处理后,其宗室朋党也被一网打尽,除弘晳作为核心外,还有六人,分别是乾隆十六叔庄亲王允禄,允禄第二子弘普,恒亲王允祺长子弘升,镇国公宁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还有怡亲王允祥的两个儿子弘昌和弘晈。
弘晳逆案是康熙晚年夺位斗争的余波,也是无情帝王之家,无法言说的伤痛。
- 2025-07-03卵巢癌预防让卵巢癌急刹车的四类食物
- 2025-07-03颈部淋巴结治疗办法颈部淋巴结的病因说明颈
- 2025-07-03大豆健康神话十二谈
- 2025-07-03导致皮肤出油的原因你了解多少改善皮肤出油
- 2025-07-03健身运动小知识哪种健身运动适合你
- 2025-07-03登山技巧探讨登山的基本步法及注意事项
- 2025-07-03春季养生宜散步
- 2025-07-03高粱枕头功效与作用常见药枕的功效和作用
- 2025-06-27家装装修材料市场行业特点室内装修建材都有
- 2025-06-27家装修施工现场卫生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