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都是什么样的热衷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都是什么样的?热衷于空谈、不干实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成了那个时代的符号,竹林七贤的大名更是流传千年。那么,这些人为什么热衷于空谈、不干实事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这些士大夫们不满当时黑暗的封建政治,所以空谈避世、游离于世俗之外;也就是说,这些清谈家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世外高人。
笔者只想送给对上述这种说法一个字:呸!魏晋南北朝的士人之所以坐谈空苦、不干实事,是因为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关心家族利益过于政权安危,在意个人得失远超百姓疾苦。为了避免给自己的利益带来负面冲击,他们选择了“清谈”这种名利双收的处事模式。
清谈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确实是出于躲避迫害
东汉时期,发生了好几起“党锢之祸”。恒、灵二帝在位时,宦官专权的情况愈演愈烈,他们公开拉帮结派、卖官鬻爵、兼并土地,导致政治日益腐败,由此导致了士大夫、贵族阶层的强烈不满。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相对清正的外戚联合朝野的士大夫阶层,与宦官针锋相对、激烈对抗。他们多次向皇帝上书,请求清除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同时也得到了民间的大力声援。
但所谓谄谀易合、正直难亲,相对于士大夫阶层,皇帝更加信任身边的奴才——宦官。在汉恒帝时期,大量官员因此被贬、被捕、被杀,并被称为“党人”,即结党营私。到了公元167年,汉恒帝终于大赦天下,许多被禁锢的党人恢复自由,但从此贬回乡里,终生不得为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汉灵帝即位后,这一情况仍未得到改观,甚至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大量官员、士大夫被诛杀。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后,出于对政权稳定的担心,汉灵帝汉才大赦天下,免除了对大部分党人的禁锢。
君少壮登朝,名盖四海,身居重任,何得言无宦情邪!破坏天下,非君而谁!
石勒虽出身奴隶、文化水平不高,但这句话没有说错:天下被破坏,不怪你们这些人怪谁?其后他甚至感叹:“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此辈人!”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其后命人把王衍等人砸死,留了一个全尸。
但是,晋王朝南迁后,世家大族仍保持着对朝政的掌控,王与马、共天下,司马家名为皇帝,但掌权的永远是王家,也就后来崛起的谢家、桓家能与其抗衡一时。他们仍旧将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从来没有考虑过王师北定中原,甚至对致力于恢复旧土的祖逖等人大加阻挠。这些家族对朝政的影响力,直到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全面推广科举制后才被彻底消除。
这应了一句话:空谈误国。将个人与家族利益凌驾于全体利益至上的清谈家们,对魏晋南北朝的乱局负有头号责任。
- 上一篇:张辽的实力如何在曹营能排第几呢
- 下一篇:奥利司他胶囊减肥管用吗安全吗
- 2025-07-03初春多喝茶水可以去湿气
- 2025-07-03如何快速减肥减肥有哪些小方法
- 2025-07-03春季解郁圣药玫瑰花茶药茶
- 2025-07-03冬季养生藏为重点
- 2025-07-03帮你分析越睡越累是怎么回事
- 2025-07-03坐2小时20分钟白动了
- 2025-07-03吃醋5大秘方让你做个天然美人
- 2025-07-03喉咙红肿痰多怎么办喉咙发炎的注意事项
- 2025-07-03呃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人为什么会呃逆
- 2025-07-03补血食物让你吃出婴儿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