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合金管件

杨业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潘美做的吗

2024-04-01 来源:大蕉资讯

杨业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潘美做的吗?

潘美是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和赵匡胤两个人走得很近,后来他成为了拥护赵匡胤为王的人。为了建立北宋,他常年四处征战,立下的功劳是数不胜数的。那么,潘美为何被世人冤枉几百年?杨业之死到底是谁的责任?

那么,历史上的潘美和杨业之间到底有没有交集呢?

答案是确定的,而且,他们之间配合的还非常愉快。在赵匡胤去世以后,潘美依旧被朝廷重视,当然,这与他自身的实力是分不开的。后来,宋朝派兵攻打北汉国都太原的时候,潘美认识了杨业,他们共同守护着边境。不知后人为什么要编排潘美陷害杨业?恐怕,还是对历史的曲解。

还原历史真相,杨业的失败和去世的确发生在北伐。本来军队在潘美的带领下,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这个时候事态发生了逆转,曹彬被击败了,于是,潘美和杨业的军队成了孤军。形势顿时变得严峻起来,按照当时的境况,他们是必须要撤军的。

然而,就在此时杨业却提出了一个方案,不知为何,被监军王侁否定了。由于监军王侁是皇帝的代表,谁反对监军就等于是反对皇帝,因此,潘美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可能,就是因为此事,后人对潘美产生了这么大的怨气,才会把他扭曲成了一个奸佞小人。

并且,王侁说:“杨将军一直号称‘无敌’,看到敌人却犹豫不前,难道有别的心思吗?”在这种情况下,杨业只能带兵主动出击,让潘美和监军王侁在谷口接应他们。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监军王侁看见辽兵兵败撤退,就没有执行他们先前的约定,下令士兵都撤了回来。此时,潘美也不能反驳监军王侁的意见,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他不得不带兵走人。

就这样,杨业没有了接应,势单力薄,就被对方给抓了,最终,他绝食三天而死。在潘美的心中,对于杨业的去世也是非常难过的,一起并肩作战的将军就这么没了,对他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并且,宋太宗听说杨业殉国后,十分痛心,潘美还被削秩三级,责授为检校太保。第二年,潘美就病逝了,终年六十七岁。

杨业之死是谁的责任?

在当时的作战局面中,表面上看上去潘美是主帅,却对杨业见死不救,明知其有危险却不设法援助而是自己回朝,但其背后的真相却并不是这么简单。潘美想救杨业,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与宋朝的军事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宋朝的军事制度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皇帝。由于大唐末年藩镇割据现场严重,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而五代十国中军阀混战朝代更迭的原因也是军队将领权势过大引起,于是赵匡胤对于武将手中的权利深深忌惮。经过“杯酒释兵权”之后,整个宋朝对于武将限制重重,重文轻武之风十分严重。

宋朝的军事制度简单来说主要由枢密院和三衙构成。枢密院是全国最高的军政管理机构,掌管军队调动之权,却没有军队的指挥权。而三衙是宋朝最高的军队统领机构,对军队有指挥权,却没有调动的权利。而在实际作战时,每支军队的将领都是皇帝临时委派,并不对士兵长期指挥。

更为严重的是,宋朝对每支军队都会派出监军。所谓监军其实就是皇帝指派的太监,相当于钦差大臣,没有指挥权,却有极大的监督权,能与统帅相庭抗礼,甚至还有权处死有不轨之心的统帅。可以说监军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统帅。

杨业之死的真相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潘美与杨业并不存在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实际情况也应该是这样,杨业是北汉降将,对于很早就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打下大宋江山的潘美根本够不成任何威胁。因此,演义中的潘美心怀嫉妒蓄意杀害杨业之事纯属子虚乌有。而在那场战役中,潘美其实和杨业的作战理念是一样的,只是监军王侁的态度让潘美深深忌惮。监军王侁坚持让杨业出战,并且在其出征后因为急着回朝争功而提前撤兵,以致于杨业战死当场。潘美对此即使再有异议却也无法违抗,北宋历史上统兵之帅被监军太监逼死或陷害之死的事也常有发生。

因此,潘美对于杨业的战死完全是无能为力的。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业去送死,却毫无办法。并且此事之后,潘美被赵光义降职调任,后郁郁而终,完全不是小人得志的故事,而是在宋朝的军事制度下,武将们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因此,潘美是实打实的当了一回背锅侠,他是替大宋的皇帝背的锅,是替宋朝重文轻武的军事制度背的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