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与李严之间有什么矛盾
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与李严之间有什么矛盾?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降将李严
《季汉辅臣赞》对李严的评价是“都护李严性自矜高”,意思就是有点自大、高傲。
原因也可想而知,先帝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李严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托孤大臣,在朝中享有莫大的权利与尊荣,诸葛亮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而李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哪怕比不上诸葛亮,也应该跟他相差不多。
事实上,李严的能力确实出众,不然有识人之名的刘备也不会托孤于他,但是除此之外,他的缺点就更多了。
比如曾经降将的身份。
李严原本是刘表麾下,虽然有才能,但是一直在县里工作,最高的时候也才到县令。
208年,刘表病逝,曹操大举南下,官任秭归县令的李严为了避难,跑到了益州。
益州牧刘璋听说李严在荆州名气不错,为了彰显自己善待贤士的心胸,刘璋将李严任命为成都县令。
要知道,同样是县令,成都作为益州州牧的治所,跟秭归县相差了2个级别,可以说这个县令与两千石的郡守地位都是差不多的。
刘璋对李严不可谓不厚待。
如果诸葛亮活着,也许他看在自己的能力份上,还有希望重新启用自己,可是现在诸葛亮已死,自己起复已成奢望,于是失望而死。
从李严临死前的心态可以看出,他不愧是工于心计之人,虽然远离中枢,但对朝堂看得明明白白,这也是他被刘表、刘璋、刘备三位君主重要的原因,确实是一个能干事实的人。
可惜,正如诸葛亮对他的弹劾一样,他的确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一心只为了自己的私利。
对于蜀汉来说,走出益州迫在眉睫,北伐事宜是整个蜀汉最大的事,虽然诸葛亮征召李严,会使得李严自身利益受损,但是对于蜀汉来说,这是利大于弊,或者说是不得不做的事。
在此关键时刻,李严为了自己的地位,多次拒绝征召,早已经使得满朝上下对其不满,不止诸葛亮一人,想必志在重现大汉辉煌的蜀臣都不希望看到他的不配合。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诸葛亮弹劾李严之时,满朝上下并无一丝反对的声音。
- 上一篇:胤礼为什么能受到雍正重用弘瞻过继给他后变
- 下一篇:菠萝用盐水泡一个小时可以吗
- 2025-05-13虚拟养猫vcat国内区块链养猫游戏已经上
- 2025-05-13圣菲城南养狗好不好追踪西安警方犬类专项整
- 2025-05-13手机养猫攻略教你在手机锁屏养小猫打开微信
- 2025-05-13养猫回购海参结婚没人手海参猫帮绑彩带勤奋
- 2025-05-13楼上养狗怎么防止心脏病法国心脏病协会称养
- 2025-05-13养猫浑身乏力爱猫人士要警惕猫抓病
- 2025-05-13为什么养猫脱发养猫的人注意了一不小心就容
- 2025-05-06衡水装修家装公司衡水装修公司哪家收费比较
- 2025-05-06济南大业美家装修怎么样济南装修公司口碑最
- 2025-05-06不知九儿家的装修胡军老婆晒18岁女儿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