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锻件

杨国忠为何能被重用是因为杨玉环的存在吗

2024-04-01 来源:大蕉资讯

杨国忠为何能被重用?是因为杨玉环的存在吗?

传统史书在提起唐代权臣杨国忠时,总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权倾一时,主要是因为唐玄宗受惑于杨贵妃,爱屋及乌才提拔了杨国忠。

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毕竟杨国忠初次进入唐玄宗的视野,肯定有杨贵妃的原因。

但杨国忠能够一再受到重用,直到唐玄宗决定弃守长安之后,也依然信任他,可见杨国忠能够屹立不倒,绝不仅仅是依靠女人上位这么简单。

再说奸臣,他既然连皇帝都能操纵,那么他接下来就应该想办法攫取权力,和朝堂上各位大臣打好关系,找机会直接篡位就是了。

可每一次奸臣们似乎都像初入官场的头铁萌新一样,谁是硬骨头,谁是利益集团的操盘手,奸臣们肯定会主动找到他们,开始激烈的碰撞。

这符合官场逻辑吗?这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官僚所能干出来的事吗?具体到杨国忠身上,如果没有唐玄宗授意,他吃饱了撑的要去惹安禄山?尽管安禄山位高权重,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外臣,既不妨碍杨国忠弄权,也没打算和杨国忠打擂台。而杨国忠呢?根据史料记载,安禄山的每次冲突几乎都是他主动挑起来的,这种智商是怎么混到高位的?

除了杨国忠之外,之前的李林甫也是这个德性,难道唐玄宗在任用李林甫的时候,就已经老年痴呆了?同样说不通。

唐玄宗之所以敢玩这套遥控奸臣的把戏,就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皇权依然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这也给了唐玄宗一种错觉:自己依然可以用高超的权术驾驭群臣。

可万万没想到:安禄山被他接连吓唬了几次之后,已经有点像“惊弓之鸟”了;再加上安禄山身边有不少想成为“从龙之臣”的所谓聪明人,整天贬低唐玄宗,极力夸大安禄山的优势。

在这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安禄山突然石乐志,决定起兵反唐。这一下,可算是把天给捅了一个大窟窿,高高在上的唐玄宗当时就有跌落云端的可能。

安禄山起兵的理由很简单:都怪杨国忠这货蒙蔽圣聪,我的目标只是收拾杨国忠,并不想造反!

安禄山挑了头,自然会有人跟着发表议论:安禄山虽然是反贼,但他这话说得还是挺有道理。安禄山之所以造反,不也是被他杨某人逼反的吗?事实真相是什么呢?唐玄宗心知肚明:这是借着杨国忠和自己博弈。

如果唐玄宗能够力排众议,顶着压力保下杨国忠,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安史之乱,那么唐玄宗的颜面就保住了,他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伟大领袖。

如果唐玄宗不能保住杨国忠,但他依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安史之乱,那么唐玄宗还有很多办法挽回局面,毕竟只是死了一只鹰犬。

如果唐玄宗不但保不住杨国忠,甚至连安史之乱也无法迅速平定,那么就会像历史上那样,因恐惧西北军区而选择转进到一个他们无法控制的区域,以图将来收拾旧河山。

我一直在强调,唐玄宗这种权术制衡的玩法很难掌控火候。如果玩得好,那自然是皇帝以天下为棋盘,臣民莫不俯首帖耳,成为皇帝手中的棋子。可如果玩得不好,那结果就很糟糕了,皇帝要么交出鹰犬平息祸端,要么自己退位了解恩怨。

我也曾说过,唐玄宗之后的大唐皇帝,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傀儡皇帝,但他们看起来不是老年痴呆就是低能弱智。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当他们继位之后,发现自己如果再使用纯正阳刚,类似于九阳神功之类的正派武学,显然是无法从容集权的。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另辟蹊径,学唐玄宗这种剑走偏锋,练起了类似于天魔解体大法一样的阴柔邪招。

从表面上看,他们永远都是一副傀儡的样子,但无论哪个节度使敢造次,通常会很快丢掉脑袋。说起来,这都是奸臣和宦官倒行逆施,甚至发生过奸臣或宦官废立皇帝的行为。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主要是因为:大唐之后的皇帝想要重新集权已经力不从心,渐渐地,他们连压制鹰犬的力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