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陶渊明(352或3…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陶渊明,这个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流传了几千年,从小学我们就知道他,读过他的诗词的人,都被他的自然性情所吸引,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都想去做他一样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人更是想远离城市喧嚣,隐居山林。陶渊明除了留给后人丰富的知识食粮——诗词,还留下了一种人人追求的精神——隐居。
可是辞职之后的陶渊明,依然家财万贯,有这个底气,谁人敢能比?虽然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境没落,可是又能没落到什么程度,他们家的家世到底多大,谁又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陶渊明的霸气。据古书记载,在魏晋时期,辞官之后的陶渊明家里依然良田百亩,家境还算优越,这就是他的底气。辞职不久的陶渊明生活还是可以的,家里还有仆人,丫鬟伺候。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最后一次辞职,也辞得最为彻底。此后,陶渊明一直归隐田园,尽管不乏友人的推荐和朝廷的征召,但他始终没有再离开过那片松菊,没事喝喝酒,看看山水美景,锄锄地,采采菊,写写诗,生活也怡然自得。
所以并不是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朝廷的这点俸禄,因为他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资本和底气。即使辞职去农村种田,去世界看看,也要给自己存点积蓄,留条后路。可不是人人都可以不要五斗米的,隐居,醒醒吧。
- 上一篇: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最后的兵权都给了
- 下一篇:武则天儿子写的一首诗堪比七步诗
- 2025-07-03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有哪些危害
- 2025-07-03每天最好的锻炼时间是什么时候每天锻炼多长
- 2025-07-03甲醛中毒治疗方法有哪些甲醛危害怎么防治
- 2025-07-03闭合性运动损伤有哪些讲述什么是闭合性运动
- 2025-07-03警示容易导致胃病的9种食物
- 2025-07-03不吃主食的人容易得病
- 2025-07-03经期保健十个坏习惯招来月经病
- 2025-07-03绿色服装环保又健康该如何选购呢
- 2025-06-27昆明装修公司生活家昆明生活家绿色系清新风
- 2025-06-27昆明董家湾装修房董家湾没有门头店很小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