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的身世如何为何存在感很低呢
长孙无忌的身世如何?为何存在感很低呢?
提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很多人会瞬间想起一些英雄豪杰,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曾经在隋末唐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却被严重淡化了。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第一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远比秦琼、程咬金等人更大。但是在绝大多数涉及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当中,长孙无忌都成了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仿佛他在历史上并不重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有点特殊。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长孙家虽然是大家族,而且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更是隋朝的大将军。奈何长孙晟很早就去世了,而且去世之后,长孙家对这对孤儿寡母很不友好。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这个人本事不大,但嗜酒如命。为了争家产,更是将长孙无忌与其母亲、妹妹,直接驱逐出长孙家。
好在长孙无忌的母亲那边,还比较靠谱,被赶出长孙家以后,这对孤儿寡母被长孙无忌的舅舅收留,总算过上了几天消停日子。
在寄居舅舅家的这段时间里,长孙无忌遇到了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李世民。
早在他爹长孙晟还活着的时候,长孙晟就和李渊关系不错,两个人所以就给自己的孩子定下了一桩婚约。长孙家这边,结下婚约的就是长孙无忌的妹妹;而李家那边,结下婚约的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
长孙无忌小的时候,李渊一直在外地做官,所以长孙无忌对他家并不算熟悉。但是等到这对孤儿寡母被赶出长孙家以后,没过多久,恰逢李渊被调回京城任职。因为有那桩婚约在,长孙无忌自然也就和李世民走得越来越近,两人也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大业九年,李世民和长孙氏完婚。自此,李世民成了长孙无忌的妹夫。此后,又过了两年,李渊被调往山西做官,而长孙无忌也因为长大成人,得以受祖荫入朝为官。不过长孙无忌并没有一起去山西,而是留在了关中地区做官。
虽然成功入仕,但长孙无忌的仕途并不算太顺利。一来他本就是长孙家的弃子,长孙家不待见他,不愿给他做靠山;二来当时抚养他长大的舅舅,恰好和一桩谋反案有些瓜葛,所以被朝廷直接贬黜到了岭南。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长孙无忌在朝中没人,再加上年纪轻轻,自然不可能做什么大官了。
但这未必就不是好事。
此时的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到处都有民变,随时可能覆灭。如果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官做得很大,说不定反倒会随着隋朝的覆灭一起玩完。接下来的几年里,长孙无忌在官场上一边打酱油,一边奉养母亲,日子倒也自在。
但是到了大业十三年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再次打破了长孙无忌平静的生活。
李渊造反了。
长孙家和李家是姻亲,长孙无忌的妹妹又嫁给了李渊的二儿子。有这种关系在,长孙无忌自然也要被问责。不过好在仅仅两个月之后,李渊便长驱直入,一路过了黄河,直逼长安。等到李渊过了黄河之后,长孙无忌便来到李渊军中谒见。大家都是姻亲,自然也就不用再讲什么虚礼了。从这时开始,长孙无忌便进入李世民麾下效力,成了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
最得力的助手,没有之一。
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两人相识于少年,算是发小兄弟,而且两人又是实打实的姻亲。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本人极为有才,绝对是文武双全。文则通晓经史典籍,可以帮李世民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武能带兵打仗,独当一面,上阵杀敌。
能够完全信任,而且还文武双全,这要是还不重用的话,李世民简直就是瞎了眼。
此后的几年里,长孙无忌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在李世民身边扮演一个管家的角色。在李世民扫平诸多强敌的过程当中,长孙无忌看似没有什么实质战功,但其实一直处于一个辅助的位置上。除了帮李世民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外,长孙无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网罗各方人才,充实李世民的天策府。
随着李世民胜仗越打越多,围绕他形成的利益集团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长孙无忌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而随着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逐渐威胁到太子李建成的地位,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终于,在唐朝统一天下几年之后,李世民在京城发动了一场玄武门事变,干掉了李建成,然后逼李渊禅位给他。
在玄武门事变当中,长孙无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是这场事变的主要策划人之一,而且还亲自带人进入玄武门,亲自和李建成厮杀。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取得玄武门事变的成功,长孙无忌是贡献极大的。
这一点,从事后李世民的封赏当中,也能看得出来。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大加封赏。其中宰相裴寂独得第一等,因为当时李世民皇位还没有坐稳,急需笼络这些老臣,所以对裴寂这位老臣领袖格外重视。而长孙无忌,则是和房玄龄、杜如晦、王君廓、尉迟恭一起得到了第二等的封赏。
这其中,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长久以来一直扮演着军师的角色。尉迟恭虽是武将,但是在之前的玄武门事变当中,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是他主动入宫逼宫,逼李渊禅位。王君廓则是镇守幽州,肩负抵御外敌的重任。而且就在玄武门事变不久,王君廓刚刚替李世民平定了一桩宗室谋反案。为了拉拢也是为了表示善意,李世民才将他封为第二等。
能和这几个人并列,长孙无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李世民登基之后,首先任命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先把人事权抓到了手里。几个月之后,李世民又直接将长孙无忌升为宰相,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四年之后,在经过精心的筹划后,武则天终于开始行动。首先,武则天让侍中许敬宗从朝堂上发力,让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许敬宗是武则天的人,自然听命于武则天,开始行动。而后,武则天开始在宫中发力,让李治同意由许敬宗来审理此案。如此一来,审理谋反案的人,就变成了武则天一党,长孙无忌再也没有翻盘的能力了。
经过一番审讯后,虽然没能查出什么真凭实据,但谋反这个大帽子,还是被扣到了长孙无忌头上。再加上李治对长孙无忌也十分忌惮,不希望长孙无忌再站在朝堂上,所以干脆就将顺水推舟,连对质都懒得对质,直接以谋反的罪名将长孙无忌流放岭南。
这显然是一桩冤案。
但是,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无力再多做什么。因为在这桩冤案背后,真正想要对付他的,是他的外甥李治。
不过,不管是李治还是长孙无忌,都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李治虽然想除掉长孙无忌这颗绊脚石,但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过杀自己的亲舅舅,所以流放途中还让沿途州府派兵保护。然而李治的保护,终究没能保住长孙无忌的性命。长孙无忌抵达岭南之后,武则天再次发力,让人追到岭南,去查找长孙无忌谋反的实际证据。然而此人到了岭南之后,干脆审都没审,直接逼长孙无忌上吊自杀了。
就这样,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功臣榜上的第一人,终于死在了永徽年间的这场政治斗争当中,死在了武则天的手里。长孙无忌死后,长孙家也被武则天以各种手段株连。唐朝初年煊赫一时的长孙家,就这样彻底消失在唐朝政坛上。
回顾长孙无忌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长孙无忌之所以能够成为凌烟阁功臣榜上的榜首,除了他本人确实文武双全之外,他和李世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李治时代后,长孙无忌虽然极为忠诚,却不知急流勇退,没有在合适的时间从朝堂上隐退,这才导致了他最后被流放身死的可怜结局。
古代权臣,能够位高权重,固然十分难得;但想要平稳落地,恐怕就更难了。
- 上一篇:唐朝时期宰相一共有524人之多究竟是什么
- 下一篇:壁挂炉水压是0怎么办
- 2025-07-03解腻调胃请喝大麦茶药茶
- 2025-07-038种民间治疗牙痛的偏方治疗咳嗽的10个民
- 2025-07-03六个小妙招让你走出阴霾的情绪
- 2025-07-03老年小孩选用的药膳各不同
- 2025-07-03常吃玉米可美容抗衰老
- 2025-07-03怎么运动才能健康出汗汗蒸出汗和运动出汗有
- 2025-07-03金银花的作用金银花的功效
- 2025-07-03打篮球的好处男孩打篮球的十个好处打篮球有
- 2025-07-03别让清凉家电吹出带菌风
- 2025-07-03警惕中医养生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