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生活常识藏地密码走进神秘的西藏文
欢迎头条的朋友们阅读这篇文章,由于篇幅较长,喜欢的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谢谢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寺院、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藏传佛教的外部标志,在高原的蓝天白云衬托之下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人们的目光。实际上,藏传佛教的丰富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浩如烟海的经典文书以及壁画、塑像、唐卡等佛教艺术,都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含量,成为人类文化的一座"宝山"。
现在世界上,佛教有三个大的分支∶
一是北传大乘佛教,其传播地区为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它们都是通过中国,以汉传的经典为中心来传播的。
二是南传小乘佛教,范围包括今天的缅甸、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越南及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等地。
三是金刚乘,我们现在也将其归入大乘范围,它以菩萨乘思想为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藏传佛教。这三个分支我们中国都有,所以中国人和佛教是特别有缘的。
下面我们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一下藏地随处可见的有关藏传佛教的点滴景致和小常识
金瓶掣签
活佛转世制度兴起于13世纪的噶举派,主要目的是解决教派传承问题。(藏传佛教现主要分为四个教派,分别为: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
直到清乾隆时期才由政府规范了“活佛转世”制度。
乾隆皇帝颁赐了两个金瓶(金本巴瓶),每瓶有几个象牙签,一个放在西藏大昭寺内,一个放在北京雍和宫。大昭寺的主要是达赖、班禅这样的大喇嘛去世以后的转世由抽签决定。内地的一些藏庙,如承德外八庙、五台山等地的藏传佛教寺庙,这些寺庙的活佛转世也要抽签决定。
藏地处处可见的转经筒
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西藏各处修有佛塔,置有转经筒,人们甚至随身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
随处可见的“玛尼堆”
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是密宗五大明王之一。其形象十分复杂,最能代表其所喻示的佛教含义的是三十四臂双身像:有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身青黑色,九头中居中者最大,有一对水牛角,每头各有三只眼。按照密宗经典所说,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为降伏死魔而化现的。
黄财神
传佛教信奉的司掌财运的护法神,以多闻天王为原型,名叫“藏拉色波”,也叫“布禄金刚”。因其形象是黄色,俗称黄财神。黄财神头戴佛冠,留有胡须,矮小肚大,上身赤裸,左手抱一只大鼬,右手持如意宝,足踏白色海螺,以威镇坐姿坐在莲花宝座中央。
度母
度母,梵名Tar,拥有救苦救难、济度众生的广大功德。藏传佛教中有著名的二十一度母。是观音善萨观察受苦众生无量无边,大悲发心而流出的眼泪化现而成。在西藏传统中,一般以文成公主为白度母化身。尼泊尔墀尊公主为绿度母化身。
藏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其中《甘珠尔》是指佛祖亲口所讲,并由弟子们回忆汇集而成。佛经中有"如是我闻"体的即属此类。
藏传佛教中的八宝
藏传佛教中有八宝,又称八瑞相、八吉祥,即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雍和官各大殿供桌之上放的八宝排列顺序为∶转法轮、宝伞、吉祥结(又称"盘长")、右旋螺、莲花、宝瓶(又称"罐")、金鱼、宝盖,简称∶轮、伞、长、螺、花、罐、鱼、盖。八宝在藏传佛教中备受尊崇,各具象征意义。
藏地三大圣湖
羊卓雍错、纳木错和玛旁雍错是西藏三大圣湖。"错”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纳木错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的主要水源是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在藏族的传说中,纳木错是帝释天之女,念青唐古拉之妻,因而,藏民称纳木错为天湖。
谢谢头条朋友们的阅读,支持的朋友们请点赞关注
- 2025-07-03喝茶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药茶
- 2025-07-036招轻松缓解夏打盹总有一款适合你
- 2025-07-03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金银花的药膳
- 2025-07-03黄豆雪梨猪脚汤滋养清热补血养颜药茶
- 2025-07-03看电视要养成三种好习惯
- 2025-07-03久坐的人最不适合做仰卧起坐
- 2025-07-03保护自己心脏最重要的场所就是餐桌
- 2025-07-03保护肺气爱哭女人需谨慎
- 2025-07-03健康饮食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育儿
- 2025-07-03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黄金期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