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常识方面的调查徐州市居民消防安全
为了解徐州市居民消防安全情况,摸清徐州居民对楼房消防安全的认知程度,收集人民群众关于完善消防安全的相关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关注百姓、关注民生,促进安全徐州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近日,市统计局开展了徐州市居民消防安全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总体较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充电难等具体需求还需各方重视,合力解决。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开展,调查对象主要为居住在城区单元楼的居民,通过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2570个,各板块目标样本量按照各板块城镇人口占徐州市城镇人口比例分配;收集的成功问卷样本分布于1层—26层及以上各类型楼层,其中居住在1-6层的受访者占比为36.3%,7-12层的受访者占比为16.7%,13-19层的受访者占比为21.2%,20-26层的受访者占比为9.6%,26层以上的受访者占比为15.7%,还有0.6%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所居住房屋为自建房,样本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各板块样本量分配表
样本分布
样本数量
占比
徐州市
2570
100
丰县
210
8.2
鼓楼区
205
8
沛县
250
9.7
云龙区
睢宁县
260
10.1
泉山区
255
9.9
新沂市
230
8.9
贾汪区
120
4.7
邳州市
354
13.8
铜山区
270
10.5
港务区
40
1.6
开发区
140
5.4
高新区
31
1.2
二、居民关于消防安全知识的调查情况
(一)98.8%的受访者知晓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规定
调查显示,2570位受访者关于是否知道禁止在高层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地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的回答,有2539位受访者表示知晓这一规定,占比为98.8%,有27位受访者明确表示不知道相关规定,占比为1.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居民知道禁止电动车上楼或者在楼道停放的规定,各级各部门关于消防安全的宣传是有实际效果的,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了解消防安全知识,知晓消防安全隐患防治,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二)超七成居民知道《消防安全倡议书》
今年2月29日,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消防安全倡议书》,提醒广大人民群众重视消防安全,牢记相关火灾防范要点。调查显示,有73.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相关部门发布了《消防安全倡议书》,有25.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知道。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居民能够关注到主管部门关于消防安全的倡议,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关于消防安全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消防知识获取渠道呈现多样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了解消防安全的渠道在不断丰富,消防安全宣传的内容和广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身边的各类媒介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关于当前人民群众了解消防安全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有17.5%的受访者通过微信、各类新闻媒体客户端及短视频软件等新兴媒体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有13.9%的受访者表示主要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和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介知晓消防安全知识;有15.4%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户外公共场所悬挂的标语或者播放的宣传片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有13.4%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消防队、社区和物业组织的消防演练了解消防安全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受访者通过亲朋好友转告、相关影视剧及书籍了解到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消防知识获取渠道呈现多样性,新兴媒体在消防安全宣传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四)超四成居民对火灾逃生知识了解不多
了解火灾逃生方法,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关键时刻能够拯救人的性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常识。关于了解火灾逃生知识的情况,调查显示,有59.8%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火灾逃生知识,能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如何行动,做到损失最小化;有38.4%的受访者表示部分了解火灾逃生知识,对火灾逃生相关内容了解不透彻,但是能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所行动;有1.7%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火灾逃生知识。部分了解或者不了解火灾逃生知识的受访者合计占比为40.1%,在遇到紧急情况,人们可能会束手无策,无法开展自救,只能等待救援到来,错过最佳逃生时机。
三、居民关于消防设施方面的调查情况
了解和熟知消防安全知识,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重要常识之一,要想把火灾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最小化,还需要有配套的相关消防设施,协助居民自救及时扑灭未成势之火情。
(一)近九成受访小区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调查显示,在问及所居住小区是否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时,有87.6%的受访者表示所居住小区有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有5.9%的受访者表示所居住小区没有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从受访者居住楼层看,反映没有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受访者有69.5%居住在1-6层的多层小区。
(二)超九成受访者表示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调查显示,关于是否了解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及是否会使用消防器材时,有56.3%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并会使用,有34.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但从未使用过,有5.6%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但不会使用消防器材,仅有3.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从调查结果看,合计有96.3%的受访者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受访者中还有40%的受访者仅仅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可能不会使用相关器材。
(三)过半数受访者家中备有消防应急用品
家用消防应急用品,如灭火毯、逃生面罩、多用绳、充电式手电筒等有便于携带、使用简单、在火灾起始阶段控制火势蔓延等作用,有助于避免或者减轻火灾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调查显示,有5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家中备有消防应急用品,有44.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目前家中还没有配备相关消防应急用品。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及时提醒还没有配备相关用品的家庭能够及时配备相关用品,防患于未然。
(四)超过75%的受访者表示所居住单元楼公共区域没有堵塞问题
城市商品房小区过道、楼梯间及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畅通情况直接影响到紧急情况下居民的疏散效率,如果这些区域被其他物品堵塞,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会延长居民疏散时间,增加安全事故风险。调查显示,76.7%的受访者表示所居住单元楼不存在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车等堵塞楼梯间或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的现象,有20.4%的受访者表示小区依然存在类似的杂物堵塞问题。当前徐州市正在开展楼道等公共区域安全整治工作,各小区物业联合城管、安监、社区等部门通过张贴标语,扩音器喊话提醒以及开展杂物清理行动等措施,提醒广大居民禁止杂物堵塞公共区域,相信未来堵塞比例还会持续下降。
四、关于小区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的调查情况
通过对近几次比较严重的居民楼起火原因分析,电动车在楼栋内充电成为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当前徐州市各住宅小区电动车是否存在停放难和充电难问题,有助于为接下来的消防安全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一)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小区有电动车固定停放区域
调查显示,关于所居住小区是否有划定固定区域停放电动车,有79%的受访者表示所居住小区有划定相关区域,供居民停放电动车,有18.8%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小区没有划定固定区域,电动车停放较为随意,还有2.3%的受访者因为日常使用电动车频率较低,没有关注相关信息。通过该项数据看,多数住宅小区划定了固定区域以满足居民电动车停放需求。
(二)近六成受访者存在电动车充电难烦恼
划分固定区域满足居民日常停车,能够缓解小区电动车的乱停乱放现象,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上楼,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问题。调查显示,关于所居住小区有无电动车集中充电区域,能否满足充电需求,有34.2%的受访者表示当前小区内的集中充电区域能够满足日常充电需求,有46.9%的受访者表示虽然小区内设置了集中充电区域,但是无法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有12.8%的受访者表示到目前小区内依然没有集中充电区域,有6.1%的受访者对电动车充电等情况不太了解。从数据看,有充电区域但不能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和没有充电区域的合计占比高达59.7%,充电难问题依然是困扰居民电动车使用的主要问题。
(三)近半数受访者希望改扩停车区和充电区域
导致居民推电动车入单元楼的原因有很多,电动车停放及充电难为主因,在问及当前困扰居民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的主要因素时,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从自身经历给出了相应答案。调查显示,有26%的受访者表示小区内的停车区太小,根本无法满足居民停车需求,有22.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小区没有集中充电站或者充电站较少,无法满足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有13.2%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充电设备缺乏正规管理,自己购买的充电时长还没用完就被其他人占用,有10.6%的受访者表示使用集中充电站费用较高,有6.9%的受访者表示当前居住小区没有集中停车区域,居民停车较随意,有6.4%的受访者表示停车区或者充电区域离所居住单元楼较远,不方便生活,不愿意去集中区域停放车辆。
五、意见建议
(一)持续加大消防宣传和演练培训力度
本次调查发现,各类媒体在宣传消防知识、传播消防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用好各类宣传媒介,持续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同时,本次调查显示仅有56.3%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并会使用消防器材,有34.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但从未使用过,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开展各类消防设施演练和培训的力度,加强对消防逃生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等方面的宣传,增加消防安全进社区、进校园频次,引导广大居民不仅知道消防安全,更要会使用消防设施。
(二)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持小区公共区域畅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利于提高紧急疏散效率,防止推搡、踩踏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排查安全隐患常态化,杜绝“一阵风”式排查,积极将危险消除在未然阶段。
(三)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根本问题
电动车入单元楼的主因是停车难和充电难等问题,特别是充电难问题。当前居民电动车数量存量多,充电需求大,科学合理设计停车和充电区域,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和充电难是需要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来源:徐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 上一篇:雷理财网贷遭雷后理财收入6K
- 下一篇:腊月二十四生活小常识腊月二十四到了老传统
- 2025-07-03立春时节巧养生牢记四不原则
- 2025-07-03冠心病患者多吃鸡蛋犹如毒药
- 2025-07-03喝干白也能让人安然度苦夏
- 2025-07-03竞走减肥最减哪些部位竞走减肥需要注意哪些
- 2025-07-03茯苓的功效和作用茯苓药膳有哪些
- 2025-07-03女性慢跑的注意有哪些慢跑的误区介绍
- 2025-07-035类疾病的孕妇不宜喝牛奶
- 2025-07-03大龄孕妇的养生之道
- 2025-07-03冬季养生粥告别冬季干燥
- 2025-06-27家装装修吊顶质保盘点装修容易交智商税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