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生活小常识大全孩子的自由时间重塑学生
近日,有多地网友反映,一些中小学存在对学生课间活动限制过于严格的问题。有些小学甚至不允许孩子出教室,只能在座位上轻微活动,还有专门的老师监督并记录“违规”孩子,家长也要轮流“执勤”,辅助学校做好这一工作。虽然有些家长对此十分不解,但是学校方面认为,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安全。实际上,孩子们在课间嬉戏打闹、释放自己的天性的确是很好的,但是在学校里,这样的行为也存在安全风险。如果学校不加以管理,一些小的磕磕碰碰也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给学校和家长带来麻烦。因此,学校为了避免风险,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因此,《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规定,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不得受到不必要的约束。
而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也应该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既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也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才能更好地成长发展。教育部要求地方和学校严格遵守规定,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正常的课间休息和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快乐放心活动,教育部将会指导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同时,学校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协作,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然而,要真正把“课间十分钟”欢乐、安全地还给孩子们,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因为“课间圈养”在全国有一定普遍性,而我国法律法规对“校闹”问题的规范还不够完善,缺乏强力有效治理模式。因此,需要组织教育、司法、公安等多部门研究出台更科学、更有效的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并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家校纠纷治理体系,争取打消学校顾虑。怎样做好课间“10分钟”?
李勇所认为的,课间十分钟的基本功能是让学生从上课状态放松下来,舒展身体、舒缓疲劳,避免身体紧绷,久坐伤身。而儿童解决冲突能力是评价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程度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因此,“课间十分钟”的社交活动如果不能保证,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阻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此外,不仅是学生,教师也需要在课间“换换脑子”,放松休息和备课批改作业。然而,当今很多学校因空间、学生管理和家长利益等方面的难度,很难回到过去的课间生态。因此,建议探索营造一种安全有序、方式健康的新型“半圈半放”课间生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在日常学习中,课间活动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间活动,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活动内容方面,学校应该设计一些能够调动学生身体运动,增强趣味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室内课间操、楼道素拓训练和操场运动会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间活动,感受身体的挑战和乐趣。其次,在课间师资管理方面,学校应该统筹教师队伍,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老师能够专注于课间十分钟的管理引导工作。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等外部社会力量,以提升课间活动的组织能力和实施质量。最后,在活动环境管理方面,学校应该对存有潜在危险的场地、器材和用具等进行替换或改造,确保学生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活动。此外,课间活动应该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意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微研学,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新思维,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特点。总之,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课间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活动内容、课间师资和活动环境的管理,学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间活动,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 2025-07-03家有妙招之春季中医巧养生
- 2025-07-03如何辟谷减肥三种常见的减肥方法
- 2025-07-03健康养生需要避免的三大养生禁区
- 2025-07-03运动性疲劳有什么特点怎么治疗运动性疲劳
- 2025-07-03男人腹部减肥运动分分钟甩掉你的小肚腩
- 2025-07-03警惕学步车给宝宝带来的六大罪行育儿
- 2025-07-03饭后吃菠萝有助于消化
- 2025-07-03常吃米醋健康度盛夏
- 2025-07-03古代老人常用的茶疗配方
- 2025-06-27兰州家装装修请监理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