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桃花

北京防火平开门维修消火栓被封巡查总迟到北

2024-05-11 来源:大蕉资讯

天干物燥,不时有小火灾发生,虽然很快就被扑灭,但还是给邻里带来了损失,也让很多居民忐忑:我们所住小区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消防措施是否到位……

铁二社区的楼道被杂物占满。

消火栓是高层建筑必须配置的消防设备之一,在很多火灾处置现场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报记者探访京城多处小区发现,不少居民小区由于疏于维护,消防设备或缺失、或损坏,成了“纸糊的门神”。

杂物堵路

灭火设备被“圈占”

东坝家园B区117号楼内放置有消火栓的楼道。

东坝家园B区117号楼内消火栓的封条多年未动。

朝阳区东坝家园B区117号楼是一座高层住宅楼,一楼配置有灭火器,每层电梯也都配置了消火栓,很多消火栓上还有封条,上面写有2017年8月封的字样。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但很多封条还完好如初。

可在不少楼层的消火栓旁边,塞满了鞋架、隔板、柜子等各种杂物,在四层的楼道里,甚至码着好几堆装修垃圾。

最让人吃惊的还是大楼二层电梯西侧,安装有消火栓的楼道已经被一道防盗门封住,门前放置着搁物架,最上面一层放着半捆大葱,门上有锁无法拉开,显然这里已经变成了“私人空间”。记者询问了楼内多位居民,他们隐约知道这个防盗门是该层居民安装的,但已无法记清封闭于何时。

根据《北京市城镇居民住宅防火安全管理规定》,房管单位应当负责高层住宅楼消防系统的日常维修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做好维修检查记录;至少每半年对消防供水系统及消火栓箱做一次带水试运行。

东坝家园消火栓箱上的封条还是两年多前的,那么理应半年一次的维修、试运行是否进行就值得存疑。把消火栓所在的楼道直接封闭,更是消防法规明确禁止的“圈占消火栓”行为——《北京市城镇居民住宅防火安全管理规定》中对这种行为给出了处罚规定,“由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或者公安派出所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不过在具体执行中,很多时候还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我们可以责令恢复原状,但是没有执法权,可以由住建部门或者城管部门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一位从业多年的消防员告诉记者。

变身货柜

消火栓箱频锁门

常青园小区的消火栓箱加锁。

位于海淀区的常青园小区内有多栋居民楼,小区西侧为几栋小高层板楼,中间则是多栋高层塔楼,除了一层外,每一层都安装有铁皮的消火栓箱。记者在多栋楼中打开这些消火栓箱门查看时,都看到箱内放置了瓶瓶罐罐、旧鞋甚至书报等杂物。很多箱门打开时,扑面而来的就是呛人的灰尘,箱内的水带、卡扣、报警器上都蒙着厚厚一层灰,从灰尘的覆盖程度上看,这些设备已长时间无人动过。

消火栓箱被居民变成储物箱,甚至缺失消防水带、水枪头等设备,这也是很多小区存在的问题。为了减少设备的丢失,也有的小区想出了把消火栓箱柜门锁死的办法。记者在多个小区的居民楼中都发现铁皮消火栓外面挂上了明锁并锁死的现象。这种行为虽然出自保护消防设备的好心,却不符合消防规定。

在室内消火栓国家标准和安装规范中,明确要求室内消火栓箱,除安装玻璃者以及能被击碎的透明材料外,都应该设置箱门紧急开启的手动机构,保证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开启灵活、可靠,所以日常的消防工作中,铁皮消火栓箱不能上锁是重要的规定,也被很多消防员认同:“玻璃门的消火栓箱平时可以上锁,是因为紧急时候可以直接敲碎箱门。但是没有工具,铁皮门很难被打开,所以铁皮消火栓箱是不能上锁的。”

巡查“断片”

定期维保成空谈

不锁怕设备丢失,锁上不符合规定,这似乎是一个死结,也是很多物业强调的难题。但事实上,这个困难本身就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问题”,因为按照消防相关规定,物业或者相关部门本来就应该定期巡查各项消防设施、消防设备。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2011年3月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除公共娱乐场所和消防重点单位之外的其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巡査频次应该达到每周至少巡査一次,从事建筑消防设施巡査的人员,应通过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持有初级技能以上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另外,《住宅小区消防管理标准》中规定小区物业应该每月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一次,而小区自动消防设施系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将检测情况进行登记。

一位消防员告诉记者,因为防火等级不同,在日常工作中,高层居民楼内的消火栓虽然也应该得到“定期巡查”的待遇,但是每个消防大队规定的巡查频率略有不同。“居民小区定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特点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每个月巡查一次就可以。检巡查都需要记录。”

即便是每月一次,这种严格的巡查程序如果能够坚持,杂物自然就会被定期清理,也能清查出消防隐患加以整改,但是在很多小区,这项必要的巡查、检查却并没有定期开展。

车道沟南里社区内有多栋高层蝶形塔楼,巡查记录就贴在消火栓箱内。记者在多个消火栓箱内的记录表上看到,多数的巡查记录都在今年的9月戛然而止,有的记录甚至只持续到2018年年底。

规则待改

巡查记录应公开

如果仅从巡查记录上看,车道沟南里的这几栋楼所受到的“巡查频率”,已经超越不少高层居民楼,尤其是它还能被贴在消火栓上向居民公开。很多小区居民反映,只看见过小区置换灭火器,几乎没见过物业清查消火栓,更不要说对消防设备进行试运行。而这种缺失部分原因就在于对于巡查记录应该张贴、存放在哪里并没有具体要求。

做过多年消防工作的一位消防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做法基本就是各单位自行规定,“可以存在消火栓箱内,也可以贴在箱上或者统一做成册子,由物业或者房管部门的专门科室留存。”

这也造成了现在的状况:绝大部分小区没有选择将巡查记录张贴或者存放在消火栓箱内,这种“不公开”也使定期的消防巡查失去了小区居民的广泛监督。由此,不少消防从业者和居民都呼吁,出台规定要求检巡查记录必须在消火栓箱上直接张贴公示,“有了居民们的监督,肯定会促进物业和房管单位做好日常巡查,进而减少居民小区的火灾。”

与此同时,在不少低楼层的老旧小区中,居民正盼望增配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现有条件下,加装消火栓肯定不现实了,但是在楼道内增配灭火器应该还是能做到的,有了这个,小的火情我们自己就能处理,也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上个月底,建功北里小区的火灾中,老旧小区楼道内没有灭火器和消火栓成为居民们诟病的问题之一。

究其原因,缺少硬性规定首当其冲,目前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虽然屡经修改,但始终只规定了七层以上的住宅要设置室内消火栓,没有规定七层以下的住宅楼必须在楼道内摆放灭火器或其他消防设备。

北京多个城区内都有大面积的七层以下老旧楼房,很多社区里加快了微型消防站建设,但一旦发现火情,由于缺少消防设备,还是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多名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修改相关规定。

来源 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周明杰 文并摄

流程编辑 王梦莹

美国会诊

赴美就医机构申请流程

美国看病服务中介有哪些

海外医疗中介机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