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西藏箭竹

丰城无线话筒维修解放南昌外围廖运周喊话劝

2024-05-11 来源:大蕉资讯

作者:老街巷口

1949年5月中旬,为配合第四野战军顺利渡江,陈赓兵团接到急电:“四野先遣部队43军等部,现已突破黄间白部的长江防线,向武汉进发。为协助四野,解放武汉,你部速向南昌发起攻势,形成对‘白崇禧兵团’侧背威胁的态势,以确保整个渡江作战的最后胜利!”

接到命令,陈赓即刻命令14军出击,向樟树、丰城一带进攻,以侧击“白崇禧兵团”,同时借机西渡赣江,向着高安以南地区实施机动作战,歼灭残敌。除此之外,陈赓还对13、15两军的任务进行了调整,由13军、15军第43师一道跟随14军右侧,直逼南昌。

5月16日,担任四野先遣队伍的第40军成功突破“白崇禧兵团”的武汉防线,顺利渡江。至此,黄岗、武汉等长江地区已被四野掌控。眼见大势已去,长期留守长江中游的“白崇禧兵团”残部开始不战自溃。

5月17日,武汉三镇得到解放。两天的急行军后,四野大军解放咸宁。

解放大军陆续开进武汉三镇

湖北方向势如破竹,而进驻樟树以东地区的14军,在四野第43军的配合下,成功对南昌形成了夹击态势。当时,负责南昌守备任务的是蒋军“夏威兵团”。一听说解放大军开到,许多蒋军高官便乱成一团,纷纷收拾细软,领着幕僚匆匆出城,向着赣江东、西两岸逃窜。

5月19日,第四兵团的13、14、15军(43师)在陈赓的命令下,开始对南昌城外围的一系列“卫星城”发起突击。

当日凌晨4时,14军指挥所依旧灯火通明。此刻,军长李成芳与政委雷荣天、参谋长王启明一道在作战室里,顶着数日的疲倦,用沙哑的声音询问41、42师的战备情况。

李成芳盯着地图,手握话筒,不一会儿,电话接通了:“喂,是41师的查玉升吗?”

“我是查玉升。”

“现在你们距敌还有多远?”

“先锋还有300米。”

“一定要阻止敌人的南逃,把这帮人全歼在拖船埠一带!”

“我师已呈东、西布阵,敌人就是插翅也别想飞过去!”

雷政委此刻接过电话,向查师长补充道:“你们可别忘了心理攻势,瓦解敌人!”

“政委放心,攻心为上,忘不掉!现在,我们每个下属排都配备了一个宣传喇叭,专门喊话!”

放下话筒后,李成芳对众人说:“这查玉升鬼点子不少啊!这宣传小喇叭能做到每排一个!我看,这个方法应当推广!”

雷荣天政委说:“攻心为上,同时不能忘了要遵守纪律,争取群众站在我们这一边。”

李成芳(1914-1984),湖北麻城人,开国中将,第四兵团14军军长

雷荣天(1915-2001),山西孝义人,1949年渡江战役时任14军政委

随后,王参谋长又打通了42师的电话。42师师长廖运周报告:“我部已做好对樟树之敌发起进攻的准备!”

“现在敌情如何?”

“我正面之敌惊慌失措,不少敌兵在城墙上张望。”

“记住,开战前一定要喊话,乱其军心,攻心为上!”王启明传达军长政委的指示。

“政委已经把喊话词起草好,下发到各个连队了。”

“你们也有自己的小发明?听说41师的查玉升已经把小喇叭发到各个排了。”

“参谋长,我们师的每个班都配备了喊话竹筒!”

“好。总攻时间仍为凌晨5时整!”

当日凌晨5时,41、42师同时对被围蒋军发起猛攻。

41师成功将据守拖船埠的蒋军46军南逃部队,又赶回了南昌城。而42师在攻打樟树城前,廖运周专门派出“喊话组”,让战士用竹筒对着城楼上的蒋军念喊话词。

喊话词是这么写的:

“蒋军弟兄们,我们是淮海战场上起义的廖运周师。深知弟兄们不易,不忍先对手足动武。只求弟兄们能在危难之际,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早日实现与妻儿父母团圆之梦。解放大军已先后解放南京、上海、武汉,如今正以破竹之势对江南残敌扫荡。你们的‘蒋总裁’溜之大吉,李宗仁退去桂林,白崇禧丢了武汉,夏威西渡赣江逃之夭夭,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苟活。作为军人的你们常年深受其害,妻儿老小不能照应,南征北战,身心不安,能在枪林弹雨中坚持到今天,实属不易。然而蒋军现已几近崩溃,连他蒋某人都抛弃你们,你们还有什么理由,盲目愚昧地为他卖命呢?还有什么理由不放下武器,与百姓为友,谋求家人团聚?弟兄们,醒醒吧!我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竹筒发出的一连串喊话声音,久久在樟树城上空回荡。驻守当地的蒋军听完,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垂泪,有的拒绝上阵。这一段段荡人心扉的喊话,让许多蒋军士兵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崩塌了。

凌晨5时到清晨7时半,两个半钟头过去。城外的“竹筒”又发话了:“现在离最后的等待时间只有半个钟头了。要是在8点没有得到你们投诚的讯息,我军将万炮齐鸣,炸平樟树!到时候,你们只能在黄泉路上后悔了!”

廖运周(1903-1996),安徽凤台人,开国少将

被我军俘获的蒋军士兵

另一边,樟树城内的175师指挥所,蒋军175师参谋长还在向师长讲“不投诚,血战到底”的想法。师长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投诚?”

“师座,我们与廖运周的情况不同。廖运周此人,是打入我军内部的间谍。名为起义,实际上是怕暴露身份,为自求多福才借机拉走队伍的。他过去可以继续当师长,您行吗?不但不能,反而会以战犯身份被关起来,甚至枪毙!我们可是向委员长宣誓过效忠的军人。此刻投诚,必然是死路一条。与其苟且偷生,倒不如落个成仁的名声。依我看,我们先坚守,再选突围之路,借机撤回南昌,您看如何?”

师长听了一番劝,放言道:“我就是死在枪口下,也决不投降!”

“现在军威不稳,应该枪毙几个思变者,以儆效尤!”

“怯战思变者,杀!御敌不力者,杀!蛊惑人心者,杀!”

“有师座这‘三杀令’,军威何能不正?”

可怜175师中下层官兵,就是在如此威逼之下,再度投入防御作战。然而,本就有倒戈之意的许多基层官兵,在经历42师连番炮击之后,溃成一团,我军很快便突破了樟树南门。

这股蒋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集中所有的兵力和炮火,最终从北门冲了出去。战前,175师有8000余众,突出城后只剩下几百人。

5月20日凌晨3时,樟树解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纪念斯隆凯特林看病服务机构

国外医疗中介收费标准

出国就医中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