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光轴

德化空压机维修代理99年奋斗四十载辉煌人

2024-05-11 来源:大蕉资讯

--记全国劳动模范、山东华鲁恒升集团董事长刘秉章

文/桑恒盛

刘秉章先生

走出化工学校的大门,就与化工结下了不解之缘:40 年艰苦奋斗,为化肥工业写下 了辉煌篇,年过花甲仍为化肥 事业披肝沥胆,用执着的追求 刻印生命的年轮,用心血和汗 水铺就辉煌的人生之路。他就 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第八、 第九届人大代表、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秉章。

只要有志摘月亮,就有办法架云梯1961年,刘秉章毕业于山东省化工学校,同年,被分配到山东明水化肥厂工作。

1968年,山东徳州兴建化肥厂,他做为“种子”被调到 德州。当时,正是文革的高潮时期,抓革命的声浪淹没了抓经济的呼喊,新生的德化犹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动荡 飘摇。刘章这个热血青年虽有满身技艺、满腔热情,却难以施展。

然而,他没有消沉,更没有随波逐流,他坚信,国家的 富强必须依靠经济的振兴,狂热的浮躁只是历史的逆流,不会 左右历史的发展,中国做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总有一天要掀 起经济建设的大潮,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他一边为德化作着默默的奉献,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科学知识,丰富着知识库存,积蓄着能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春风化雨,给孱弱的德化 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刘秉章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条 件。从此,他如鱼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业。1981年,他在500多名职工的期待中,走上了厂长的位置,担负起振兴德化的重任。

当时的德化,设备陈旧,厂房简陋,工艺落后,管理松散,480多万元的亏损和500多张等饭吃的嘴,构成了德化的烂摊子。面对这个烂摊子,多少人望之兴叹,权威人士曾下过 这样的结论:德州化肥厂是“百年陈痢,积重难返”。

但是,坚信“只要有志摘月亮,就有办法架云梯”的刘秉章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在众多的议论当中,毅然走上领导岗位,挑起了救德化于危难的重担。就职仪式上,他没有豪言壮 语,更没有信誓旦旦,只是平静地亮出了他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近期目标:当年扭亏,次年增盈,第三年跨入全国同类 企业先进行列。远景规划:“七五”发展化肥,五”发展化 工,“九五”建成山东煤化工基地。台下400多双眼睛由惊愕到惊喜,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刘秉章的突破口选在强化内部管理上。他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企业管理办公室,着手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不长的时间里,一条条制度上墙了,一项项纪律公布了,德州化肥 厂走上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道路,企业产生了巨大活力。

刘秉章就任厂长的当年,在没有添置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合成氨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比上年增加12%,不仅实现了扭亏, 而且盈利87. 4万元,德化从此甩掉了亏损的帽子。1982年, 乘胜前进,又创佳绩,实现利润152万元,被山东省政府评为 扭亏增盈先进单位。1983年,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盈利达到221万元,被化工部评为全国小氮肥扭亏增盈先进单位。

近期目标的实现,为德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乗章 在充分进行科学论证后,果断提出了 “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 技术改造为重点,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从1984 年到1989年,德化总计投资4000多万元,先后进行了四次大 的技术改造。第一次,重点解决了煤气发生炉产气量低的问 题,使合成氨产量超过设计能力18. 5%,第二次,淘汰了老 的常压工艺改变了小机群生产的落后面貌,生产能力比改造前 翻了一番。第三次,解决了全厂扩大再生产的配套装置问题, 使生产工艺和设备装置跃居省内同类企业上游水平,提高了产 品质量,农用碳铉首创省优质产品称号。第四次,重点放在采 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上,在全国小氯肥行业率先使用了年产万吨 合成氨能力的4M2。压缩机,设备逐渐大型化。

在这四次大规模的改造中,刘秉章的付出超出了常人:

——自技术改造拉开帷幕,他的日程表就把星期天改成了 星期七,每天8小时工作制他带头“破坏“;

——跑立项、跑设计,他带领技术人员“南下北上,东进西征”,节假日都难得回家。

——项目开工了,作为总工程师,他和工人们干在一起 吃在一块,工人们下班了,他还在现场琢磨着施工方案。

超常的付岀换来喜人的收获,从1984年到1989年,德化经过四次大的技术改造,合成氨能力由不足1万吨猛增到6万吨,固定资产由1000多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年创利税 400万元以上,基本上形成了规模效益,提前一年实现了 “七五”发展化肥的目标。

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 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此,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他“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化 工部评为“全国化学工业劳动模范”。

他终于以顽强的奋斗叩开了通向成功之路的大门。

立志创业,敢为天下先5000万元的家产,24万吨化肥的产量,400万元的利税, 在全省小氮肥企业中成为排头兵。然而,“小成即满”不是刘秉章的脾气,“立志创大业,敢为天下先”才是刘乗章的性格。

就在德化碳酸氢铵如日中天的时候,刘秉章以企业家特有的敏感及对国内外化肥市场的洞悉,觉察出碳铵这种低档次化肥的命运已如夕阳西下。

他提醒全厂职工:“从近期看,碳铵产品还有一部分市场,从长远来看,这种产品的档次已明显太低,农民对他的喜欢程度已与日俱减,如果不及时提高产品档次,仍抱着碳铵产品不放,企业的命运就危在旦夕了”。盛世不避危言,刘秉章极具战略眼光的分析,激发了德化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产品档次,调整产品结构成为全厂干部 职工的共识。

也就在这个时候,国家提岀投资20亿元在全国选择50家 基础好的小氮肥企业改产尿素装置,刘秉章得到这个消息,果 断拍板,建设11万吨尿素装置。他以志在必得的决心、信心 和诚心,争得了改产尿素的“通行证”,开始了 11万吨尿素工程的艰难跋涉!

安德森看病中介怎么样

赴美就医签证通过率

海外就医中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