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超滤装置

工厂维修服务外包维修外包工业服务与工业互

2024-05-11 来源:大蕉资讯

近段时间对于工业维修外包是工业服务的入口,工业服务是工业互联网的主航道论调成为热点。但维修外包始终未能有效突破,工业服务与工业互联网赛道上的选手始终站在起跑线上,好像谁也不知道终点的方向在哪。

为此,我们对照<GB/T33173-2016/ISO 55001:2014 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中的外包条款,对维修外包的要求进行如下梳理:

条款原文

伴随人力成本上升,维修高技能人才短缺,以及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对维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资产管理及其维修业务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有利于资产绩效的提升和优化,但在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时,必需识别和评估风险,确保其过程得到控制。

涉及资产管理外包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公共能源设施的运维一体化外包,一种是对生产设施的维修外包。而这两种外包有较大的差异,公共能源设施在功能上是标准化的,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连接,开展能源托管业务也较为广泛,此处不进行深入探讨。

生产设施的维修外包方兴未艾,在具体的执行中,由于涉及关键资产(对实现组织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资产),评估范围和边界显得十分重要。通常做法包括:

a)对维修人员实施全面的接收或替换,折算的人工费用不低于原有组织的费用;

b)承接范围包括事后维修、预防性维修和不超过一定金额的预测性维修;

c)承接维修过程中,应对资产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对可能产生潜在重大隐患的资产,应由双方确认纠正措施和责任划定;

d)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备件采购,为避免双方风险,应划定采购通道,一般可约定人民币2000元以上的备件,由组织采购,2000元以下的备件由承包方负责采购;

e)改善性的维修,如设备复原、润滑优化,包括技术性的改进,设备新增等内容,由组织整体负责,承包方仅作为服务商参与投标,不作为承包的范围。

f) 非关键资产维修,如非办公区的维修,可由双方确定维修单价、目录以及采购权限,签署单独的服务协议,实施其维修服务。

g)引入工业金融,以规避因用户付款不及时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关键资产的外包服务承包方,既可以是第三方社会化的维修组织,也可以是内部既有的维修组织独立出来的维修企业,这种新的维修外包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维修合伙人制”。具体采用那种方式,由企业资产的复杂程度、规模和周边工业维修服务成熟度而确定。

注:

1.影响重大的资产,组织应评估维修承包商的能力,选择与原厂家签订维修外包服务,或由委托承包商与原厂家签订协议。

2.维修承包组织,建立自身的资产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获得维修服务业务,更能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起来工业服务生态,且通过客户审核减少业务冲突,增强用户满意,这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工业维修服务商。

延伸阅读:设备管理模式创新-“维修合伙人制”

拓展智能+,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服务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工业金融重构B2B工业服务产业生态

条款原文

包含条款”7.2”

建立客户资产绩效、资产类型相适应完善的维修人才梯队,是维修外包企业发展的根本,结合工业服务发展趋势和共享经济模式,可采取以下方式增强能力:

a)灵活用人方式,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用人模式;

b)搭建维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维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社会化资源调配计划;

c)建立维修梯队建设,并辅助AR远程协作的智能化手段,提升维修组织和协同能力;

d)建立维修技能培训学院,发展一专多能的维修人才,建立终身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e)借助智能运维作业辅助技术、工业物联网智能诊断技术,提高维修作业效率。

包含条款”7.3”

围绕用户资产管理方针和资产绩效开展业务,是维修外包组织的关键,应确保意识宣贯和绩效考核模式能够有利目标的实现,这通常包括:

a)年度未达成目标时,履行承包方和组织签订的赔偿;

b)承包方应细化考核目标,建立与实施人员绩效挂钩的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意识相关的考核机制;

c)建立红线制度,确保重大风险和隐患的发生;

d)引入工业金融,如工业保险,以规避和对冲事故和维修质量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包含条款”7.6”

对于维修外包组织而言,建立资产管理体系,有利于和用户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改善业务的被动性,通常做法包括:

a)建立组织自身的资产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通过;

b)导入全面生产维护体系,以获得系统和专业化的文件体系;

c)开发或引进智能运维软件,以确定业务与体系要求符合,并开放查看权限,与用户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实时共享。

条款原文

包含条款”9.1”

工业企业非常讨厌不确定性,他们宁可用自身建立维修组织,采用低效的资产维护方式,也不轻易将资产业务外包的根本原因。为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评价机制,是维修外包突围的根本,这包括:

a)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沟通形式和内容,采用制定详细的触发机制,以评价和改进绩效系统,评估外包过程的有效性;

b)以智能运维为手段,面向用户组织的资产管理部门、最高管理者提供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工具,如资产绩效和资产管理绩效相关的智能看板等。

延伸阅读:所有企业都在说要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设备管理角度,数字化的直观价值如何体现?

总结 <GB/T 33173-2016/ISO55001:2014 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明确了组织的资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是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据,围绕工业企业维修组织优化,实现智能资产管理,将有利于推进工业服务产业化路径。

赴美就医中介机构

海外看病

海外就医咨询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