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木榄

历年世界杯阴招黑暗的艺术盘点足坛10大阴

2024-05-21 来源:大蕉资讯

足球的规则总是在不断的进化中,近几年的例子有中圈开球,“红点套餐”以及VAR视频裁判的引入。

不过球场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并未因此而积极跟上,很多时候,球员不会去触碰规则红线,但却会尽可能的打擦边球,去最大可能的“占便宜”。

有人给这种行为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黑暗艺术”,ESPNFC今天为您盘点这样10种“行为艺术”。

战术犯规

还记得欧冠决赛中拉莫斯改变比赛平衡的那一下吗?不,不是对萨拉赫的那次。在两年前,与马竞的欧冠决赛的伤停补时阶段,卡拉斯科在反击中衔枚疾进,皇马后卫只有达尼洛一人,马竞形成3打1局面,格列兹曼和托雷斯在两侧已经准备接应单挑门将,而此时拉莫斯从背后铲倒了准备传球的卡拉斯科。本来有超过5成可能进球的机会生生变成了一个中圈附近的任意球... 马竞球员怒火中烧,但克拉滕伯格的黄牌已经拿在手里。

当下足坛,前场高压是流行风潮,而一旦失去控球权,中场很容易被对方趟过,此时的后腰就会采用主动犯规来延缓对方进攻,付出一张黄牌的代价来避免失球。

穆里尼奥上赛季曾经因此批评曼城,但瓜迪奥拉在俱乐部纪录片中并不承认。不过助教阿尔特塔却告诉球员们,在必要时果断进行战术犯规。这样的方法已经成为了防守计划的关键点,“为了全队吃牌”是绝对被接受的行为。然而,目前对此的惩罚与犯规的获利相比并不匹配,某种程度上,如此惩罚变相鼓励了主动犯规。

影响裁判

一些主队很擅长潜移默化的影响裁判的思维,有时甚至在90分钟以外。在退休之后,前世界杯主裁格拉汉姆-波尔表示曾有一支欧洲俱乐部在每场比赛后都会给他送上一只手表,而另外一支球队会给裁判的孩子们送球衣。

也有俱乐部会用警察护送裁判上球场,即便是在无绝对必要的情况下。那么在判罚为他们铺着红毯出场的球队时,裁判内心是否会有一丝摇摆呢?

定位球时故意挡人

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7比1狂胜巴西,这是近些年来世界杯淘汰赛中的最悬殊比分,德国队的多数进球来自反击,不过第一粒进球是托马斯-穆勒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将克罗斯的角球推射入网。

为何穆勒可以如入无人之境?因为盯他的人,大卫-路易斯被克洛泽挡住了跑动线路,穆勒迂回后点时,克洛泽直接冲到了路易斯的怀里,尽管当事人不会承认这是故意,但在客观上,球队获益匪浅。

当然,这也绝非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穆一期时代的切尔西便深谙此道,而一些业余球队更是常年“以此为生”。对于在定位球时采用盯人防守的球队,这一招屡试不爽,不过随着VAR的引进,预计未来扑向对手怀中的防守方式将会越来越少。

场上对裁判施压

穆里尼奥对于曼城的抱怨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战,裁判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当然即便穆里尼奥说的有道理,这也不应成为裁判获取信息的正确渠道。然而在比赛中,球员对于裁判的施压却从未停止,而球员得到的容忍度大的离谱,这让场上球员围着裁判理论的画面成为了常态。在一些关键比赛中,特别是在西甲联赛,这种情况已经发展到无法容忍的地步,自开场哨后球队便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裁判施压,明显是赛前已经有过布置的。

而在裁判已经做出过有利于抗议方的判罚之后,他们依然会不依不饶,得了便宜也不卖乖。而当被判罚前场任意球时,他们则不会争辩,因为担心对方快发任意球。而一旦本方球员被侵犯,他们又会要求裁判掏牌,还做出给牌的手势。

因为法不责众,裁判没法一人一张黄牌的去警告,有时候干脆就找个机会把主教练罚上看台,试图打压一下有些球队的“嚣张”气焰。

边线球的“智慧”

这种行为是场上最为常见的,球员不止会在抛球位置上耍滑头,而且会在双手举过头顶时脚下依然不停,尽可能的离对方球门再近一点。

尤其是那种“假动作”,先假装要扔,动作到一半又停下,然后在第二次真正扔出之前脚下再偷上几码。对于手榴弹进攻战术的球队,这几码的作用不可小觑。

卧草

在今夏世界杯比赛中,比赛净时间最少的只有45分钟,那是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小组赛,最长的是67分钟,比利时与英格兰的季军战。

差距非常明显,最长的比最短的多出50%。而净时间越短,对于中下游球队越有利。比如在英超,弱队能将曼城逼成0比0那就是胜利,而在45分钟之内做到的可能性要大大高于67分钟。

在球队取得领先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去拖延比赛时间,不过有些球队也会在比赛刚刚开始就这样做,边线球拖拖拉拉,门球更是不二的拖延时间利器,球员则在被侵犯之后懒洋洋的躺在草皮上。

凡此种种对于打乱对手的比赛节奏有着很大的效果,看起来我们距离足球比赛中的呼叫暂停并不遥远了。

“跳水”的争议

我们都见过前锋在禁区里被拉拽或者绊到,但有些人保留着那份“荣誉感”,坚决不倒,裁判因此就不判点球。这种情况下,你能抱怨前锋一碰就倒吗?这种行为与故意夸大接触的程度之间界限非常模糊,那么能够区分吗?还有一种是故意找接触,一些球员,例如水晶宫队的扎哈,他能用自己的技巧来故意赢得点球。

官方尽管对假摔骗点有追加处罚的条款,但对于当场比赛来说,获利已经形成了。VAR的引入同样可以有效的打击这样的花招。

车轮防守

穆里尼奥通常会在曼联与切尔西比赛时安排专人盯防阿扎尔,时而成功时而失败。比利时中场在压力下常常为本队赢得前场任意球,而当犯规球员被黄牌警告后,盯人重任便会落到其他人身上。

在最近一次红蓝战中,对阿扎尔实施的第一波“侵犯”来自曼联三个不同球员。因为如果是一个人,得牌几乎不可避免。而来自不同球员的一系列犯规则在避免得牌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蓝军核心的限制。

有时,球员会竖起一个指头,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犯规。裁判有时会对这种轮换式侵犯忍无可忍,在第5或者第6位球员身上出示黄牌警告,但对于限制关键球员方面,这依然是个很好的方法。

过分“接触”

最后,我们回到拉莫斯身上,他在上赛季欧冠决赛中与萨拉赫的那次接触看似是对球不对人,但在慢镜中我们看到,拉莫斯似乎故意将自己的胳膊锁在萨拉赫身上,让埃及人倒地受伤,并无法坚持比赛。是否是故意只有拉莫斯自己知道,但他的斑斑劣迹让我们不得不去做肯定答案的猜想。

然而这种行为在英格兰可谓多发。故意找点被认为是卑劣的,但暴力的身体接触(故意给对方球员一个下马威)却是被普遍接受的行为。事实上,这才真的是最为卑劣的行为,因为它披上了所谓强悍和铁血的外衣,让本该遭到黄牌甚至红牌的动作大行其道。

一些规则改变了,VAR也引入或者即将被引入,也许会有很多改善,但小花招和黑伎俩也许永远都将以足球比赛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去。

(杨枪枪)

黑龙江画报

中华志愿者版面费

作家天地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