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老师家庭育儿沙拉跨国育儿经分享有一种
#家长百问百答#
沙拉·伊马斯是一位混血犹太人,也是一个读《塔木德》的女人,在上海与前夫育有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以华和杰瑞),一个女孩(妹妹)。
女儿妹妹四岁的时候,沙拉和丈夫离异(第三次离婚)了。沙拉自认为是一个失败的妻子,但她不想做一个失败的母亲。像邻居大妈一样,做春卷养活孩子。沙拉的春卷铺子越做越好,不仅养活了孩子们,还为孩子们提供了劳动教育的机会,也让孩子们体验了商业活动。
沙拉喜欢憧憬未来,十分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寻求更好的教育。
改变现状才能拥抱未来。再这样下去,孩子们的未来是一个大问题。回以色列,成为沙拉的选择。那是1992年,中以正式建交。在北京,沙拉见到了很绅士的总领事先生。办完了手续,她一个人从上海出发,辗转来到了以色列,最终栖身于距离大城市挺远的一个定居点。学会了希伯来语,安好家,再回国接孩子们去以色列。
《特别狠心特别爱》
犹太历史研究者、上海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2010年,这本书摆在书店的亲子教育书架上,很醒目)的后记开头是这样说的——
反思十几年跨国教育经验,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两幅跳跃着的鲜活画面:一些中国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像一幅子宫图,而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像一幅篝火图。
育儿秘籍沙拉把育子秘籍总结为七个字:特别狠心特别爱,并归纳出三个内涵:
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犹太父亲的影响,沙拉的原生家庭沙拉受父亲影响很大。父亲给了沙拉一个非常富裕的童年。“我爸爸给我的教育,就是乐观向上。”沙拉认为。
沙拉和父亲
沙拉的父亲是一个住在德国的犹太人,二战中,逃离战乱中的欧洲,来到上海。于是,沙拉出生于上海,自幼跟着商人父亲出入商业场所,跟父亲学希伯来语。父亲去世时,沙拉才12岁。不幸的是,养母对她并不好,21岁那年,为了逃离养母,她选择嫁人。
自身的遭遇让沙拉早熟。
在工作场所学习她初中没毕业就踏上社会,在一家铜厂(后来的上海有色金属总公司)工作了20年。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先进工作者,她靠的是勤奋学习——不是在书本中学习,而是在工作场所学习,在做中学。
家庭,是母亲沙拉的另一个工作场所,在这里没有薪水,但一样费时费力。
在当家长的过程中学习育儿,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移民到了特拉维夫,沙拉开饭店当老板,聘请了几名店员帮忙,其中一个是阿拉伯人。一次,饭店里的音响设备丢了,沙拉发现这是一名阿拉伯雇员偷的。就开展了一系列搜寻工作,终于找回了音响。
管教孩子既然主张严格教育,沙拉就会动手打孩子,不过,她避开所有的人,一对一地抽他。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说:棍棒里面出孝子,对这一点,沙拉很能接受。
如今,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亿万富翁,一个给她买了上海别墅,一个把豪车钥匙交给她。女儿正在名校就读,未来可期。孩子们一个个都很有出息,让妈妈喜不自禁。
作为成功的母亲,她说:“我没有任何人可以管,我只能管住我自己。”做出表率,才能做一个好家长。她认为,做妈妈是需要作出牺牲的。
创业沙拉做春卷养家糊口。说到创业,100个人里面,95个人是失败的。创业是很艰难的事情,要走很艰苦的路。
沙拉认为:一个女人的创业,就是给你们的男人生孩子。
兵役在以色列,青年人十八岁必须当兵。兵营是一所学校。沙拉的女儿当兵之初,很不适应,给妈妈打电话诉苦,沙拉让她一定要坚持住。妹妹只好在帐篷里独自面对不舒适的生活。
狠心与严格,是军营的教育文化。这也是沙拉提倡的教育方式。
沙拉的晚年,重新结婚结婚证不仅仅是一张纸,是一张契约。经营婚姻也是一种创业。
现在,孩子们长大成人,沙拉也老了。当过高校教师的陈老师进入了她的生活。沙拉称陈老师的前妻是“老前辈”。陈老师是教委的领导。
晚年,沙拉在上海重新结婚。大儿子从香港飞过来祝贺,不叫陈老师“叔叔”,而叫陈老师“老爷子”。
- 2025-05-13关关养猫花絮捡了只有关节炎的布偶流浪猫治
- 2025-05-13施工现场不允许养狗建筑工地养狗好吗
- 2025-05-13沈阳养狗条例禁养犬种即日起沈阳开展不文明
- 2025-05-13室内养宠物狗怎么养好呢养狗如何做到家里没
- 2025-05-13象州领养猫咪教育整顿进行时象州县公安局联
- 2025-05-13房东不让养狗怎么办租房期间租客养狗引发纠
- 2025-05-13女生养猫治愈养猫居然对身体有好处减少焦虑
- 2025-05-13养杂交狗养公狗还是母狗好一条视频讲清楚狗
- 2025-05-13表嫂家的装修风格叫什么看了嫂子家装修之后
- 2025-05-06滨海新区家装装修现场太不敢相信了112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