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半边风

权威育儿公众号关注了70个育儿公众号养娃

2024-06-19 来源:大蕉资讯

文▕ 希妈

昨天跟一个妈妈聊天,一聊到孩子,她一脸焦虑的告诉我:“现在这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教育,一个个都要成“精”了,每天都要解决各种麻烦事。我平时爱看很多育儿大V的文章,学习了很多新观念和方法,怎么到孩子身上就不管用,最后还是得靠嚷一顿才老实。”

家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呢?

明明很用心的学习一些育儿方法,在公众号遇到好的文章时,也会先收藏起来,抽空翻出来再仔细阅读学习。在育儿路上却依然会踩“坑”,孩子还是各种问题不断。有位妈妈曾经吐槽:“我关注了70多个育儿公众号,50个育儿类App,遇到问题时,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

在这些千篇一律的育儿公号文章中,爸爸妈妈们到底该听信谁的?

关注过多的育儿领域账号,养娃依然踩“坑”的两个原因用心的父母会发现,很多教育贴和文章,大多是某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授,或者某个领域的精英,还有很多就是全职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系统的学习,带娃带出的很多经验做出分享。

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有强大的知识体系作背景,又有大量的实践,最后总结出来的精华,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关注很多育儿账号,目的就是想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很便捷。

可是为什么看了那么多育儿方法,依然解决不了当下孩子的问题呢?

看多了千篇一律的育儿文章,增加焦虑感我研究了很多育儿类公众号,发现很多公号的性质是相同的。而且很多劣质公号,都是转载其他大V的爆款文,或者修改后,成为自己的“二手”知识。这种性质的公号关注的太多,不仅学不到系统的育儿方法,甚至会起反作用,引发焦虑。

真正的优质账号,是有“真材实料”的。

比如,一名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学霸,也是某互联网企业的高管,这位职场精英妈妈对教育又非常有兴趣。她思考了现今教育与职场需求之间的空白与差距,从未来职场的用人需求角度,帮助家长认识未来教育的重要性,比如要重点培养孩子成长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等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能。

又比如,某家庭教育专家,养育了非常优秀的女儿,开设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课程,将自己的育儿细节及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家长,解决了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困扰。

所以,当家长关注了很多育儿大V的公号后,要了解这个账号的性质,是否真的有“真材实料”,能真正的解决自己的育儿困惑。否则,就可以做出取舍,不是说关注的越多越好。

别人的育儿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家孩子很多养育孩子比较成功的父母,会把生活中的教育细节分享给家长。很多新手妈妈就会按照别人养育孩子的方法,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但是发现没有效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真正的理解作者的育儿观,二是直接照搬,没有用心观察到,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

毕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孩子不是机器,不是靠一篇育儿文章,就知道怎么“操作”,而真正要学习的,是别人善于观察孩子,能知道孩子喜欢哪种类型的书,喜欢哪个老师,擅长哪门学科,真正的参与到孩子的一点一滴生活中,才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诸葛越曾说:“了解孩子,不是看各种教育贴和千篇一律的教育理论就可以达到目的。没有七个方法让我们的孩子不玩游戏,也没有十二张图就会让我们的孩子拥有美德。”

总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要图“省事”,有选择性的看权威的育儿文章,用心的观察孩子,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如何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同时也会在教育上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父母不仅要去学习借鉴优秀父母的方法,还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方法,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

其实,最便宜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说:你必须成长,才能帮孩子成长。

父母自己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打开思维的局限。建议平时不要局限于阅读育儿书籍,可以多看一些其他领域的书籍,来扩宽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

当我们的认知高度提高了,在阅读一篇育儿文章时,才能批判性的思考文中内容,不会盲目的照搬。在借鉴别人方法的同时,也能举一反三,解决自己的育儿难题。

结语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自己的育儿困惑,导致大量关注教育文章,研究大量的育儿书籍,反而让自己更加焦虑。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说事情做的过头了,也是不合适的。

其实,孩子的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你解决完孩子当下的问题,还会有下一个问题等你来解决。孩子的成长,不正是在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的吗?

所以,父母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盲目不焦躁,不断学习,陪孩子终身成长。

我是希妈胤爸,一名幼师,一个正能量的二孩妈妈。热爱生活,养育积极向上有质量的娃!

赴美就医服务咨询电话

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需要多少费用

海外就医服务中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