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赤皮青冈

安阳霍明星籍贯王贵德将军简介

2024-06-19 来源:大蕉资讯

开国少将、原铁道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贵德将军享年103岁。1914年出生于龙岩上杭太拔,17岁加入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

在历史课本中,人们熟知的抗日敌后游击战——“麻雀战”,其实就是王贵德所开创。根据他生前的回忆录整理,1937年,“麻雀战”正是在范村战斗中开创的,他当时任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政委。1937年11月26日上午,敌步骑炮兵600多人的部队采用行军纵队,向山西省长治县附近的范村进犯。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对进犯之敌展开侧面射击,不但敌人的先头部队遭到打击,后续部队也受到打击。”这一天打了6个小时,敌人消耗炮弹200余发,而771团却无一人伤亡。“只听敌人炮声响,未见我军有伤亡,消灭敌人保自己,这次战斗真漂亮。”王贵德将战报报告到师部,刘伯承师长表扬了771团二营,称赞这是一次典型的消耗战,消耗了敌人,保存了自己,并给这次战斗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麻雀战”。“麻雀战”这一打法就此传开了。在抗日战争中,作为129师771团政治委员,王贵德协助团长徐深吉率团投入东石门战斗、黄崖底战斗、范村战斗、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长乐村急袭战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这些战役都成为抗战史上著名战例。

新中国成立后,王贵德先后担任解放军第61军政治部主任,川北军区副政治委员,解放军第14军副政治委员,贵州省军区政治委员,解放军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铁道兵顾问。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荣誉功勋章。

王贵德9岁时读了半年书,因家贫辍学。13岁至17岁当造纸厂学徒工。1929年参加革命组织农会少先队,1930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8月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〇团班长、排长,11月到福建军区随校政治队学习文化和政治理论。1932年2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3月任一〇〇团九连政治委员,10月任一〇〇团总支书记。1933年10月,调瑞金红军大学政治科学习。1934年8月任红八军团二十一师六十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10月,参加长征。11月,红八军团建制撤销,部队编入红五军团,任红五军团三十九团总支书记,带领部队血战湘江,突破封锁,四渡赤水,威逼贵阳,巧渡金沙江,转战川黔滇。1935年4月任红五军团三十九团政治处主任,带领部队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1月任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三团政治处主任,亲身感受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路线对党和红军的严重危害。8月任团政治委员,率领部队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第三次通过茫茫数百公里的草地,转战到甘南,参加了会宁、田水铺、山成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至1938年8月,先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宣教股股长、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参与指挥部队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同年11月,率部参加广阳战斗,歼敌千余人,缴获战马700余匹、步枪300余支,迫使敌人不得不改变进攻路线,有力地支援了友军的转移。创新麻雀战战法在全军推广。1938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神头岭伏击战和响堂铺战斗。神头岭伏击战共歼敌1500余人,重创了敌人的后方补给线,大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响堂铺战斗歼敌400余人,烧毁敌汽车180辆。4月,参加粉碎敌人的“九路围攻”战役。此次战役历时23天,粉碎日军分进合击计划,共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将敌全部赶出晋东南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为我军向冀南、豫北平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40年4月,入华北局党校学习。8月任冀南军区新九旅政治处主任、旅党委书记,率部参加“百团大战”。11月,任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军分区党委书记。1942年4月,先后任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部队艰苦奋战,进行反封锁、反“蚕食”、反“扫荡”斗争。1943年11月,入华北局党校进行整风学习四个月,因前方工作需要,学习未结束即调回部队。1944年4月,任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军分区党委书记,参与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对日伪攻势作战,扩大解放区,先后参加了攻南乐、占磁县、夺邯郸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任冀南军区第八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军分区党委书记。6月下旬内战爆发,国民党军对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冀南军区部队根据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略部署,同太行军区主力与第二纵队共同担负监视平汉路新乡、安阳段和道清铁路之敌,保证主力侧后安全,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遂行定陶、鄄城、闻夏、临浮、滑县、巨金鱼、吕梁、汾孝等一系列歼灭战战役,挫败了敌人的重点进攻,进而实现战略反攻,发起豫北、晋南攻势作战。1947年春,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在刘邓野战军举行鲁西南战役时,冀南军区部队出击豫北,钳制当面之敌,配合主力作战。同年12月任太行军区十三纵队三十九旅副政治委员、 后任38旅政治委员,参与领导部队开展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运动,广大指战员提高了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水平,部队战斗力空前提高。1948年8月任第一野战军十八兵团六十一军一八二师政治委员、师党委书记,率部参加临汾、晋中和太原等战役。华北解放后进军西南,追歼残敌并进行剿匪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任十八兵团六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川北军区党委委员。1951年3月,任西南军区川 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川北军区党委第一副书记。1952年9月,任第十四军副政治委员。1953年4月,任贵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56年8月,任贵州军区政治委员,领导本区军民从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入手,全面加强民兵队伍建设,使之成为一支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1960年8月,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

1964年1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党委常委。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迫害。1968年8 月,免兼铁道兵政治部主任。1975年8月,任铁道兵顾问。任职期间,注重结合铁道兵特性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广 大官兵牢固树立工程部队思想,牢固树立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思想。参与领导铁道兵部队修建了嫩林、成昆、襄渝、京原、京通、青藏、南疆、通霍、兖石铁路和北京地铁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为铁道兵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11月离职休养。

王贵德将军的回忆抗日敌后“麻雀战”:

1937 年1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在政委王贵德、团长徐深吉率领下,到山西太谷以南、同蒲路以东的范村地区开展群众工作。七七一团行动,引起太谷城内日军的注意。

11 月26 日拂晓,天气晴朗,寒风刺骨。太谷之敌出动了步兵500 余人、骑兵百余,携带炮6 门、出动汽车2 辆,向范村进犯。由于部队抗战以来连续作战多次,兵员尚未得到补充,无论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不可能吃掉这股敌人。因此,部队决定以一个连的兵力打消耗战,采用消耗敌人的战术。

二营主力由范村撤到东面山梁子上,如果敌人上山,则伺机打击敌人;派出八连对敌人进行运动防御,诱敌进山沟打消耗战消耗敌人。具体战术是:一个排在下面诱敌深入,两个排分成为3至5 人为单位的战斗小组,埋伏在敌人前进路左侧山坡上,以冷枪射击杀伤敌人。

这时候,部队已经摸到日军进攻的战术特点。当进攻某一阵地时,日军依靠火力准备,无还击时就前进,遇到还击时,则停止前进,再用炮火轰击,直到无还击时再前进。抓住敌人这一特点,七七一团二营用一个排在正面诱击敌人。等敌接近200 米左右,突然用火力袭击杀伤敌人,当敌人展开火力还击时,就隐蔽撤退,到后面占领新阵地。就这样多次反复,我军牵着敌人的鼻子一步一步地深入,让战斗小组一枪一枪地杀伤敌人。

上午9 时许,敌步骑炮兵600 多人的部队采用行军纵队,如同一般行军,不派侦察警戒,前面打响了,后面部队集结成集合队形,欺负我军没有火炮,以一路行军纵队大摇大摆地向范村走来。二营八连一排在范村西北接敌,当距离200 多米时,伏击的战士一个排子枪撂倒四五个敌人。日军就地散开进行还击,步枪、机关枪、掷弹筒、火炮一齐向我开火,但未敢发起冲锋。同时,敌人骑兵五六十名向范村南前进。团长徐深吉估计敌骑兵可能迂回范村,就指挥部队从村边隐蔽地撤退到范村东边占领新的阵地。敌人见没有还击,便向范村内一边打枪一边探头探脑地前进。当敌人继续前进到村东500 多米的小山前面,突然遭到猛烈的阻击,我军轻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撂倒敌人十几个。敌人就地展开还击,机关枪、步枪、掷弹筒一齐开火,接着炮兵也开火了,枪炮声在山谷中响成一片。敌骑兵也来到村东边,这时候我阻击部队又隐蔽地撤到北田受村西新阵地。敌人又打了一阵枪炮未见还击,又开始前进。我正面分队又撤到北曲河村西新阵地对抗,敌人恼怒地开始追击。这时,八连二、三排各个战斗小组埋伏在北曲河北面山坡上,对进犯之敌展开了“麻雀战术”进行侧面射击,不但敌人的先头部队遭到打击,而且后续部队也同时受到打击。一排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北田受、北曲河、西曲河、东曲河直至五公村山沟里,一步一步地诱进十来里路,打死打伤日军100 余人,打坏汽车1 辆。战斗到下午3 时,敌人收拾了尸体和伤兵开始撤退。七七一团二营各战斗小组继续侧击敌人,正面诱敌深入的一排跟踪追击,直追回到范村。敌人在范村抢走了老乡的几辆大车和十几匹骡子,把伤兵和尸体拉回太谷城去了。

这一天打了6 个小时,敌人消耗炮弹200 余发,而七七一团却无一人伤亡。“只听敌人炮声响,未见我军有伤亡,消灭敌人保自己,这次战斗真漂亮。”王贵德政委将战报报告到师部,刘伯承师长表扬了七七一团二营,称赞这是一次典型的消耗战,消耗了敌人,保存了自己,并把这次战斗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麻雀战”。

从此,“麻雀战”就从此进一步传开了。当时的团长、后任新四旅旅长的徐深吉说,打游击战是红军起家的拿手好戏,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期以后,主力红军集中打运动战和阵地战,对游击战争就生疏了。现在进入敌后抗战,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开始学习游击战争。这次战斗,是我们重新学会打游击战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和锻炼。

长江丛刊期刊

赢未来杂志

现代商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