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清洗系统

班级卧室装修风格温馨提示孩子最爱的班级环

2024-06-19 来源:大蕉资讯

前几天,和朋友一家出去玩,她家三岁的娃真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娇生惯养。走路没五分钟,喊累,要妈妈抱抱;太阳出来了,嫌晒,要爸爸打伞;口喝了唤奶奶递水,一路上无数次吵着要回去,一家人轮番哄。

在孩子眼里,这哪里是长辈,活脱脱的一群奴仆......

我委婉地告诉朋友她养育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朋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太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她吃一点苦!

卢梭曾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有远见的父母,舍得让孩子吃这几种苦。

读书的“苦”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知性魅力征服了很多人。

她在接受《环球人物》专访的时候说过:“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前1个小时阅读,雷打不动的。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坚持的,其实无所谓坚持不坚持,这是一个习惯了。”

她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

关于读书的意义,她讲得很好:

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让孩子爱上读书,家长首先要营造读书的氛围,在家里开辟一处读书角或者放置一张“学习大桌”,一家人围在一起,关掉所有的电子设备,把身心交给书,也像董卿一样每天读上一小时,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享受有书陪伴的日子。

劳动的“苦”

之前看过的一则报道,让人气愤又无语。

48岁的大卫,同济大学毕业后拿到国外名校硕士学位,这样一位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学成回国后,一直不工作,靠老妈给一点生活费苟活。他82岁的老母亲,有尿毒症,每月3500块退休金,光医疗费每月就要花2000多,养活自己和儿子,深感力不从心。

面对今天的局面,大卫的妈妈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千辛万苦把儿子培养成了“高端低能”,大卫妈妈心碎一地。

在孩子小的时候,当他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或家务时,想想这样的话你是否对孩子说过:

“小孩子懂什么,放着我来。”

“别瞎掺和,一边呆着去。”

......

慢慢地,孩子动手的积极性没了,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别人的照顾,最坏的情况是像大卫一样,长成巨婴。

在很多父母的意识里,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是真的吗?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他们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家庭鼓励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 真正厉害的孩子,绝不是唯成绩取胜,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不输于常人。

有一种父母的失职,是不让孩子做家务。吃得劳动的“苦”,即使孩子将来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成就,也不会过上颓废的人生。

失败的“苦”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期节目中,张含韵的关注度倒数第一,但她很坦然,说自己的老本总会吃完,参加过那么多比赛,从来没拿过第一名,但这不重要。

言谈举止间,小编看到了一位智睿女性成熟的输赢观。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努力,要成功,要争取第一名,但很少告诉他,你可能会失败,失败很苦,但爬不起来的人生更苦。

要知道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才是人生常态。只有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得到教训,才能更快速地成长。

所以,教孩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要先教他树立正确的失败观,能吃得失败的“苦”,还能保持永远追求胜利的精神,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强者。

教养的“苦”

去年,有个男孩在图书馆大声读书,全然不顾对别人的打扰,工作人员上前礼貌劝阻,男孩竟然指着工作人员的鼻子骂:“就你管我,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诉你。”

这时,男孩的妈妈过来了,没有一句道歉的话,只告诉工作人员说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搭理他。

看到这,小编想说,没教养的人真丑!

无论你是什么学历,穿了多华贵的衣服,取得了多大成就,但若没公德心,没礼貌,一张嘴满是污言秽语,谁也不愿意跟你打交道。

我们总说,穷养、富养都比不过教养。让孩子拥有良好教养的过程,其实并不轻松。

他要克制任性和冲动,比如不能打人、骂人。

他要学会忍耐,比如不能插队、闯红灯。

他要学会礼貌用语,得体使用,比如对别人说“谢谢”“对不起”。

他要具有同理心,比如不嘲笑他人。

......

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养的过程很苦,肆无忌惮的人生更苦!

还记得某位艺人不配合安检,在机场大骂工作人员并在微博上曝光工作人员证件照的事情吗?这次事件对她的音乐事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录制好的节目全部被剪,现在她几乎销声匿迹了......

所以父母要记得,宁愿让孩子现在吃些这方面的苦,也不要让他长大因没教养而吃到更多的苦头!

离别的“苦”

九月开学季,对于要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不是那么快乐。

头一天还在家里被爸爸妈妈呵护,被爷爷奶奶宠爱,今天怎么突然就要被送到一个叫“幼儿园”的地方。

老师很好,但他们不是爸爸妈妈;同学很多,但都不太熟......他还要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服......

相信经历了这段离别的“苦”,小小的他,会更加懂得相聚的珍贵,并学会自我成长。

人生注定要经历各种离散,长大远行,宠物死去,亲人离世.....而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工作成家,他的每一步都在离我们更远。请告诉孩子,离别也是生活的常态,因为有离别所以要珍惜当下,因为有离别所以要强大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鸡汤文字”:

父母子女之间就像放风筝,要想他飞向更高远的天空,就要舍得剪断手中的线,要想孩子真正独立成长,就要舍得让他多些磨练,多吃些苦。

经济管理杂志社

新教育时代官网

长江丛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