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程序育儿法程序育儿法如何用才不会掉坑
之前有个找我咨询的妈妈提到她在孩子出生不久就熟读了《实用程序育儿法》,曾经试图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引导孩子的睡眠,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
和这位妈妈详细了解了过程,我发现,她其实是套用了书中的一些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并不合适她的宝宝。
而某位大咖也在文章里抱怨养育老大过程中踩了程序育儿法的“坑”,孩子困时抓不住,孩子不困时玩命哄,导致自己很焦虑。
其实咨询中经常发现这样子的情况,经常会有些妈妈误用或者说套用了程序育儿法中的一些方法,并没有改善孩子的睡眠。
坦白的说,我个人很不喜欢这本书的中文名称,《实用程序育儿法》,原因如下:
首先,这个翻译名感觉上妈妈们都变成了程序猿,按照本书的代码输入进去,就得到了一个个的天使宝宝。当然,我知道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做梦都想当这样的程序猿。
这个名称导致了很多妈妈潜移默化的扮演了这个程序猿的角色,在工作中经常因为代码乱掉而焦虑不安。
其次,这个翻译并没有准确的反应本书的精髓,倾听与交流。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The Baby Whisperer Solves All Your Problems》,直接翻译过来是《宝宝耳语专家解决睡眠问题》。
关键词是“Whisperer”,其实这个词包含了和宝宝交流的意思。交流的前提更多是倾听和观察。
我一直把这本书当成一本育儿书,而不是睡眠书。作者在书里面谈了很多的育儿理念,才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是本书的道。
然而,很多妈妈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只看到了“术”,也就是那些作息规律表,抱起放下法等。而忽略了本书的道,也就是作者倡导的育儿理念。
专注于这本书的术,就会变成程序猿,就会有很多误区,反而达不到效果。
今天就聊聊使用这本书的一些常见误区,避免大家再当程序猿。
作息规律的误区
程序育儿法最出名的就是E.A.S.Y.了,这大概是规律作息的最出名的方法了。简言之,就是采取吃玩睡的顺序。4个月以内,3小时一个循环吃玩睡,4个月后,可以改为4小时的循环来吃玩睡。
同时,特蕾西女士(该书作者)给出了一份作息时间表。该表建议白天的小睡晨觉1.5小时,午觉1.5小时,黄昏觉45分钟。
在使用这本书的时候,很多妈妈也倾向于用这份作息时间表。然而,这导致了很多妈妈的焦虑,因为不是每个宝宝上午都能睡1.5小时,很多宝宝上午睡半个小时到45分钟就彻底醒了。还有的宝宝上午能睡两个小时,下午就只能睡半小时到45分钟。
原因是:每个宝宝的内在作息其实都是不同的。
有的宝宝可以按照这本书的作息来走,丝毫不差。有的宝宝是上午和黄昏短觉,中午长觉的规律。有的宝宝是上午两个小短觉,下午一个大长觉。还有的宝宝是上午一个长觉,下午两个短觉的作息。这样看下来,如果你硬把该书的代码套在后三种宝宝的身上,是会出问题的。
解决办法呢?其实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观察。观察宝宝内在的睡眠规律。
前四个月的宝宝观察睡眠信号,及时安排小睡。并记录每天的小睡时间。宝宝小睡醒后依然感觉很困的情况是需要接觉的。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了解清楚宝宝的作息规律。
其实我两个女儿小时候我并没有刻意的去引导她们的作息规律,我做的更多是观察,在这个基础上,她们都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规律。
那喂奶时间怎么解决?喂奶时间也是要拉开距离的,完全可以按照孩子特有的作息,安排3~4小时的间隔。当然,是需要把各个间隔固定下来的,比如早晨第一顿奶和第二顿奶间隔3小时,第二顿奶和第三顿奶间隔4小时,这个间隔是需要固定下来的。
还有的妈妈误以为E.A.S.Y.就是吃玩睡,睡醒后必须喂奶。其实按照孩子的吃奶和睡眠规律,只要吃奶时间在两次睡眠时间中间,不和睡觉时间冲撞在一起就可以了。
梦中进食的误区
特蕾西女士也推荐梦中进食,在10点到11点之间(通常是父母上床睡觉之前)进行一次梦中喂奶,俗称迷糊奶。然后宝宝就可以睡过夜,不会因为饥饿醒来。
这个方法对有些宝宝来说,确实管用。很多宝宝就这样睡过了夜。
然而,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宝宝。有的宝宝在8周左右前半夜就可以睡6~8个小时。以7点入睡为例,一觉可以睡到半夜1点至3点。
如果你的宝宝是这种情况,你在10点至11点之间增加一次梦中喂食,并不能减少1点左右的夜醒。因为1点左右的夜醒是受睡眠周期的驱使,而并非完全是饥饿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人为加入11点左右的迷糊奶不仅没有减少夜醒,反而可能造成潜在夜醒。也许你会发现,11点的梦中喂食很可能变成清醒喂食。这样就打乱了宝宝本来的生理节奏。
找我咨询的有很多宝宝都有加入了迷糊奶,不仅没有睡过夜,反而醒多了的情况。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夜间第一觉已经完全可以睡6~8小时的话,是完全没有必要增加一次梦中喂食的。
抱起放下法的误区
抱起放下法也是本书的精髓之一。
应该说,抱起放下法是睡眠训练方法,目的是引导孩子自主入睡。抱起来的目的是安慰孩子,而不是设法让他重新入睡 – 那是他要做的。(本句话摘自原书)
而很多妈妈在用抱起放下法的过程中却把抱起放下变成了一种哄睡方式,而不是睡眠训练方式。结果就是,奶睡断了,结果却变成了抱睡。或者是,变成了抱迷糊了放下睡。
如何避免这个误区呢,其实原书也给出了解决方案:等他一停止哭泣就立刻把他放下,一秒钟都不要迟疑。
小结
聊了这几个关键误区,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在育儿这个问题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要融会贯通的读和用,读懂书的道比术更重要,切勿生搬硬套书里的术。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们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观察,倾听。
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关于本号:可可妈是美国Family Sleep Institute 亚太区总监和认证睡眠咨询师,IACSC(国际婴幼儿睡眠咨询师协会)中国区首位会员,法国INSEAD MBA, 两个宝宝妈妈。
- 2025-05-13金秋家园里养狗城市养狗乱像需要严打了
- 2025-05-13养猫家庭毛毯推荐猫狗好物分享
- 2025-05-13惠州养狗是不是需要养狗证在惠州养狗不能乱
- 2025-05-13收养猫打疫苗领养猫之后需要给它打疫苗吗
- 2025-05-13pxx养猫开箱养猫人的999个快递开箱v
- 2025-05-13芷江中路养狗好不好走女子失足落入水中男友
- 2025-05-1324小时装修家家居进入24小时服务时代欧
- 2025-05-13大女儿家装修完毕祝福语装修开工除了选择吉
- 2025-05-13北京50平小家装修看了北京一位50岁阿姨
- 2025-05-13池州装修家装监理公司岂能让购房成了业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