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桃花

胶鞋去黄小窍门童年记事胶鞋

2024-07-15 来源:大蕉资讯

爱新觉罗,满族,1989年入伍,2010年退伍。曾经有老兵的身份,现在以新兵的姿态投入到#今日头条#中来,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与在美文、情感写作方面有共同爱好的友友,交流心得。

小时候住在小山村,在香炉山脚下,因为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也没什么名气,不被外界所熟知,可以说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只是当时没有这份感觉而已。

现在想来,那里的环境也挺优美的,有山有水有树林。特别是走到香炉山脚下,那清澈的小溪水,渴了就可以直接喝的。天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门是不用上锁的,十邻八村都认识。纯朴的乡邻,朴素的民风。那真是胡子里长满了故事,烟袋里飘浮着乡亲。

朴素的生活就着朴素的思想,没有过多的要求,那时每家都过得比较紧巴。妈妈是勤劳的人,也是精打细算的人,日子不能算富足,但我们四个子女,在妈妈的操持下,冬天没冻着,夏天没热到。衣服不全是新做的,只有过年才能穿到一件新衣服。平时就是简朴的或者打了补丁的衣服,但是每件都是干净的,即使打了补丁,也是整齐的针脚,规则的补丁。

这些细节,在老家是有说法的,谁的针线活细致,谁的针线活做得好,是会受大家夸的,也会受到大家尊敬的,说明女主人持家有方。哪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请去帮忙,会享受到上等待遇。记忆中,妈妈经常被左邻右舍请去做被褥啊什么的,谁家娶媳妇、给老人做寿衣等针线活,都会去帮忙,回来后我们就会有糖块、花生吃。

那时候,商品匮乏,衣服大部分是棉布,后来有了的确良、的卡面料。鞋子基本都是胶鞋,春秋是黄胶鞋、冬季是黑色的棉胶鞋、夏季是那种横竖几道相连的塑料凉鞋,前露脚趾,后露脚跟。

胶鞋的最大特点是不透气、鞋底薄、不排汗,你想啊,我们这些小小子们,哪有消停的时候,晚上回家,那脚丫的味道,几乎能把苍蝇熏个跟头。再加上泥啊、水啊的,难免遭到妈妈的一顿奚落。

塑料凉鞋,夏天穿“烧脚”,根本没有袜子,就是光脚造,怎么方便怎么来,哪经得住我们这顿折腾?不是这个横梁坏了,就是那根竖道折了。爸爸就会拿来一根小钢锯条,在妈妈烧火的灶炕里把锯条烧红了,再找来一块颜色接近的塑料带子,压在凉鞋的带子上,用锯条的热量把两个带子热融在一起,第二天我们仍然穿着凉鞋疯跑。后来,凉鞋坏了我们怕爸妈说,自己也学会了这“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坏了的凉鞋重新融一下,接着穿。

我们特别羡慕别人的小白鞋,那可以说是高贵的象征了。每年的运动会,学校要求穿小白鞋,有时这个愿望能实现,大都还是穿着胶鞋。一家六口等着吃饭呢,哪来的闲钱给我们买小白鞋啊。

胶鞋陪我度过那些温暖而充实的童年时光,虽然贫穷,却有家的温暖,虽然简陋,却有爸爸的勤劳,有妈妈的节俭,有姐妹的关爱。夏天有人刷胶鞋,冬天有人掏鞋垫。在那盏油灯的光亮下,享受着亲情和关爱。

再回首,老屋已经不在了,山野的风依然吹着,胶鞋踩下的脚印,早已被岁月的风吹的无影踪了,可是胶鞋的给予的爱,在生命中留下的印迹是无法抹灭的,它已经融合到了血液中,深入到了骨髓中,将伴我今生余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旅游与摄影杂志社

美国看病服务公司排行榜

名汇期刊官网

青年文学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