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半边风

新晃家用电器维修清洗新晃医药健康产业跨越

2024-07-31 来源:大蕉资讯

红网时刻记者 王石磊 通讯员 米婕僡 曾敏林 新晃报道

山清水秀生态美,沃野千里药香浓。

立冬后的新晃,一片凉爽,满山遍野的中药材,微风拂过,药草飘香。

近年来, 新晃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按照大抓产业、狠抓产业、猛抓产业的要求,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成了百姓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推动新晃医药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打造湘黔边界医药康养高地。

迈向“黄精时代”

新晃旧称晃州、晃县。全县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辖9镇2乡。有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7%。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温和湿润;春季气候多变,寒潮侵袭频繁;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宜农、宜林、宜牧、宜渔。

11月11日,记者走进湖南省新晃博世康黄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晃黄精”四个硕大的广告牌字映入眼帘,厂房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不停忙碌着,清洗、切片、晾晒、烘制等一道道工序整齐有序。

“种植黄精有三年多了,黄精不仅容易管理,还能增加收入,现在好多村民们都开始加入种黄精的大队伍中!”前来送货的步头降乡土鹿坪村村民彭显玉对记者说道。

黄精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新晃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和壮大黄精的经济价值,利用新晃优质黄精资源,在今年4月27日,湖南省博世康中医药有限公司与新晃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投资1亿元在新晃县城东物流中心建设黄精初加工园区、食药同源产品及中药饮品产地加工厂、鲜货及干货冷链仓储、黄精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电商孵化运营中心,打造黄精产地初(深)加工生产中心和全国性的集散市场,引领全县广大村民自觉发展以黄精为主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实现全县遍地生“金”。11月9日,新晃县人民政府与湖南医药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10月22日,新晃通过“特色农产品黄精之乡”专家评审,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一万两千多亩,初加工黄精鲜货产品15000吨/年。

打造康养“新城”

“全县黄精物产丰富,天雷山黄精示范园、林冲镇林冲村、晃州镇民生村、禾滩镇龙兴村、向家地等黄精种植基地都在发展壮大黄精产业,尤其是向家地景色十分宜人。”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向家地村坐落在1100米海拔上,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当前,县委县政府正推进向家地黄精谷景区创4A规划工作,依托侗民族文化及向家地周边自然景观,建设“游最美侗寨、行最幽栈道、赏最艳花期、品最珍美味、住最雅山房、守最地道药源、留最难忘记忆”的旅游度假区,形成“花间侗寨游赏+峡谷溶洞探秘+中药材博物馆科普+康养山居度假”等项目,打造精品生态文化旅游圈,以种植培育野生中草药产业,发展康养产业的农旅文多元化形式助推乡村振兴。

品牌镀金订单“药”飘香

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以黄精、龙脑等品种为主,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被列入全国道地药材名录。

“以前村民挖出来的药材由于技术不到位,泥土处理不干净,再加传统晾晒方式,品相不好,卖不上价格,甚至市场上无人问津。”回忆起卖药材的经历,向家地村60岁的药材种植达人王修果感慨道。

如今,新晃县不仅给村民从化肥、技术、服务,全方面指导,种出了好药材。同时,社企联合,订单收购,大棚风干,减少霉变、霜冻,提升了药材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让药农种植有“药方”,生活有奔头。

目前,新晃全县药材种植面积约1.5万亩,人均1.3亩,其中黄精、独活面积达到7600亩,尤其是独活占到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农民中药材收入增长4600元左右。

为进一步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拓宽药材产业促农增收渠道。向家地村党支部书记蒲红晃说,村里致力探索实施中医药+旅游+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挖掘推出新晃侗医药文化,补齐中药材初级农产品产销短板。

同时,该村持续加大黄精、龙脑的药材的品牌保护力度,在巩固现有品牌形象的基础上,加强产地中药材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湘黔边界医药康养高地,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助推新晃药香飘向海内外。

打造“拳头”产品,品牌再“镀金”。说起新晃药材产业的发展,新晃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将新晃打造成集育苗、种植、田间管护、采摘、晾晒、切片、销售、化验、深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全面延伸药材产业链条,提升药材附加值,持续拓宽药材销售渠道,使全县中药材产业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等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强黄精、龙脑等特色产业链,扩大侗医药影响力,形成医药健康深加工规划化、标准化、产业化,推动新晃医药健康产业迈上新台阶。

赴美就医网

出国看病的中介

MD安德森医院预估费用

默克尔细胞癌的新药疗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