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连接杆

养猫怎么认床贵阳煤矿村梦开始的地方

2024-11-14 来源:大蕉资讯

Mon. 9/16. 2019

-

​感谢煤矿村,接济初入社会的我。

♪ 戴起耳机食用本文更佳

上周到煤矿村看望好友阿毛,原由是他搬家,喊我帮个忙。

行李不多,一辆货拉拉的后备箱刚满,到了观山湖新家的第一餐是“煤矿村小豆腐”。他自嘲的说:“毕业呆了一年多的地方,想不到搬出了还是逃不过啊,煤矿村的网吧我还是会员呢!”

语罢,笑了笑,杯中的歪郎一饮而尽。

说起来,贵阳这几年的确在加速的发展,但在快速崛起的高楼大厦之中,总有一些建筑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每个城市的城中村,大概就是这样的地方。

他说,最初毕业没你的命,公司还给房子住,他妈的竟然还单间。我呢,住煤矿村的理由很简单:便宜,可以一个人住。

毕业时,我也想过要不要合租,然而在贵阳这座城市,独居意味着花掉三分之一的收入在房租上,重点是老子单身,合租太麻烦了。但当我到了煤矿村后,我才知道“嗯嗯啊啊”的声音比花果园重多了。

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城中村是这座城市中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友好的地。

在贵阳,有大大小小的城中村,这些“村落”一般集中在城市的中心。以煤矿村为例,坐落在贵阳市云岩区宝山路一侧,沿旭东路进去便到了。从煤矿村走出来,一侧就是栖霞小区。(贵阳四大老小区),公交站、医院、购物中心,这些基础的设施不缺。

这时,阿毛愤愤来了一句:“才两年,房租从200到400了。”

我抬头开玩笑的回一句:“熬了一年多,你工资不也到5000了吗!”

“你不懂,一言难尽!”

“都搬这边了,不说这些伤感的”我回。

我知道他不愿意住进煤矿村里,或者每个人都不愿意。他一开始,也有很多担心。

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上个世纪末本地村民自己修建起来的,楼与楼的间隙狭窄。因为是老城区,又靠近师大,租房的人多,本地的居民的房子拆了重建,没有一点规律可言。甚至有些楼的住户伸出手去差点能与另外一栋楼的住户握手,堪称“握手楼”。

住在大吉巷那一带,有些房子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太阳。在贵阳常年湿润的气候下,空气湿度大,下班回到家只能望着白炽灯,打开手机窝在床上。如果碰上阴雨天气,衣服几天干不了,有时只能穿着一大股“霉味”的衣服上下班。晚归下班回家,楼道里的老鼠乱窜,蟑螂蚊子乱飞。

房龄大,没有正规的物业公司管理,很多老房子都存在电线老化的事情,更不用说房东私自接线,煮个火锅都能给你跳闸。

其实,他一开始最怕的,还是那里的人。

不管是谁,说到城中村,大脑接收到外部的讯息都在说城中村是一个“脏、乱、差”的地方。因为这里人员流动频繁,盗窃案频发,总的来说是三教九流,云龙混杂之地。

还记得,阿毛刚搬进来煤矿村时在微信给我发牢骚。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强烈的警惕,连买菜也是小心翼翼,一大男人还因为认床做噩梦。

后来,过了两个多月,他再没有和我谈论住进来的不适应,而是叫我搬过去。他说这里人员流动虽然频繁,但并不是像外界说的一样。

送水的小哥已经在这里住了七八年、送煤气罐的大哥的一家,已经在这里生活十几年。两口子在楼下租下六十来平的门面,白天老婆看守小店卖日用品,大哥则挨家挨户的送煤气罐。

我来这么久,一次没有被偷过,倒是赊了老板娘的两次烟,我周围很多邻居,在这座城市的时间,都比我要长。只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我来说是隐形的,或许我在他们眼里也是。

我之前对于这里的想象,实际上是把这个城市很重要的一群人给他者化了。然而,在慢慢的了解之后,才发现,我与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远比差异要多。

的确,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没什么不同,论到底不过是扎根的土壤不一样罢了。

虽然我没有阿毛住在煤矿村的经历,没有体会过他每天往返两小时坐73路公交车前往花果园上班的身受,但我和他没什么不同——都是为了生活。

前几日,刷抖音看到很多人说:“煤矿村要拆了”。

底下谈论的除了拆迁赔多少钱,贵阳又要出现多少“土豪”之外。更多的是曾经住在煤矿村和还住在煤矿村的人们说出的怀念:

“我跟前女友在哪里认识的,最后也在那里分开”

“住了四年,唯一的回忆是出了门除了雨还是雨”

“正数第四家的怪噜饭最好吃,烧烤可以”

“不管上班再远,住久了有家的感觉”

“怀念栖息小区门口的摩的师傅了,没有他们我要迟到多少次”

除了这些,上千条评论里,出现最多的是“梦开始的地方”。在我看来,这句话很透彻。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村落,甚至可以说:“没有城中村,就没有贵阳市”,城中村也不仅仅是一个空间。

也许,煤矿村和中国各大城中村一样,承载的历史与回忆,是非主流的、边缘化的、被忽略的,但它的的确确是这座城市里的一部分。它现在和高楼大厦相比,看起来格格不入,但夜晚的灯火,生命的起跳不差一分。

很多人会觉得煤矿村看起来就是脏乱差,但当你真正的走进看,蓝色的铁皮瓦片依旧飘着很多的梦想,城中村给生活在这座城市里面普通人带来改变命运、融入这座城市的希望。

就像这座城市里就像这个城市中其他人一样,他们的确“哪里来的都有”:四川,安徽,河南,湖北……也和这个城市中其他人一样,他们的确“做什么的都有“:有的开饭馆,有的送快递,有的做着小买卖。

就像这个城市中其他人一样,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个繁华的都市落脚,他们也在为房价、物价、工作而烦恼,这里的年轻人,也喜欢养猫、刷手机、宅在家。

就像这个城市中其他人一样,他们,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只是因为城中村这个空间的边缘性,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也被边缘化了。

城中村,这个散布在城市中心大小不一的“村落“,却没有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

人人都想住进漂亮的现代公寓,人人都被鼓励从事互联网等高端的行业,这里和人们所向往的,似乎截然相反。

然而这个空间仍然真实存在着,这里的人们和我们一样,为了想要的生活努力着。

在贵阳的我们,加油!

-END-

你还可以看

你爱我吗?

买房吗,要拆迁的那种!

易建联,你从来不是一个失败的领袖

我拉黑了那些让我在拼多多领现金红包的朋友

保健文汇期刊官网

今日财富杂志社

旅游纵览官网

就业与保障杂志

中国文艺家杂志社

丝路视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