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工业开关

禅城周边养猫三水青年养猫一周花7000元

2024-11-14 来源:大蕉资讯

近年来,随着国内养猫人群的迅猛增长,云养猫、猫用品、猫IP、猫服务……各种各样的猫和越来越细化的猫咪产业出现,形成了一门以猫为中心的经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猫咪的线下消费规模约为500亿元,呈增长趋势。英国调查公司欧睿信息咨询预测,中国的猫粮消费到2022年将达到18亿美元。

在三水,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商铺门口都养着一两只猫咪,宠物用品店、宠物医院、猫咖啡馆等店铺逐渐增多,“猫咪经济”悄然走进人们生活。

猫词典

吸猫:网络用语,指宠物猫的主人对猫咪的喜爱动作,包括对猫猫亲亲、抱抱、使劲儿嗅等。

撸猫:网络用语,指对猫进行爱抚的行为,意思与“吸猫”相近。

云养猫:指生活中因为家庭条件而不能养猫,如父母不允许、经济不富裕等,每天以看网站、论坛或使用App查看猫咪图片、观看猫咪视频来获得情感寄托。

猫咖:即猫咪咖啡馆(Cat cafe),以猫咪为主题的咖啡馆。在猫咪咖啡馆里,猫咪是主体,喝咖啡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通过跟猫咪玩耍来缓解压力和孤独。

“吸猫”“撸猫”是爱猫族每日必做功课。/佛山日报记者汤文燕摄

温顺 可爱 不用遛,独居青年钟爱“撸猫”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猫次元经济现象研究》估算,截至今年年初,全国“吸猫”人群规模接近5000万人,消费者规模接近3000万人。问卷调查显示,“吸猫”用户的消费者转化率为65%。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称,截至今年年初,中国养猫人数位居世界第二。《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显示,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养猫狗。

为何养猫群体快速增长?

在三水文锋路,记者发现不少商铺门口都养着一两只猫咪,其中一间办公室里,10人就有2人养猫。“与6年前相比,三水的宠物店越来越多,尤其近一年来增长速度更快。”在三水新华路,某宠物店店主刘欣说,与狗不同,猫特立独行,不用遛,许多上班族都会选择养猫。

记者走访发现,独居青年养猫越来越多,而且呈上升趋势。独自在三水工作近3年,2017年开始先后养过3只猫咪的青年陈嘉敏认为,猫咪更温顺可爱,人们对可爱的事物没有抵抗力。而且养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养猫的时间成本更划算,经济成本越来越低。她认为,未来养猫的人会越来越多。

猫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情感寄托。“撸猫远比和不熟的人尬聊有意思。”在陈嘉敏看来,猫咪是治愈系宠物,在逗猫中能够缓解生活工作中的不快。“下班看到它,我就舒坦了。”比起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猫咪不仅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还能获得稳定的陪伴和抚慰,起到治愈的心理功效,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情感需求。

猫咪已不止于宠物,更被看作是陪伴者和家人。“熬夜的时候,猫咪会在一旁陪自己,让我觉得温暖,不孤单。”两年多前,大四学生张彩养了一只英短蓝猫,每当张彩回家开门的时候,猫咪总会在门口迎接她。

住院一周花掉7000元,医疗成养猫最大开销

“每个月,花在猫身上的钱平均550块。”陈嘉敏算了一笔账,平均每个月猫砂100元,喂养的天然猫粮近200元,零食和玩具加起来将近100元,医药和保健品由于使用频次略低,平摊到每月将近150元。

在陈嘉敏家里,猫爬架、逗猫棒等各类猫咪玩具摆满家里。陈嘉敏经常上网比价,选购性价比较高的猫粮和猫砂,购买各类逗猫玩具。“我家猫咪很快就玩腻一款玩具,刚买回来不久就不爱玩了。”对于家中的懒猫,陈嘉敏想方设法买玩具来逗它。

对于大学生张彩而言,每月的300元养猫经费已是“巨款”。张彩通过兼职承担猫咪的日常开支。“猫咪健康情况下花费不算高,但是一旦生病真的很麻烦。”张彩的猫咪之前得了“男科病”,到医院检查治疗共花了390元,而当时张彩已经花了一大笔费用,没有多余的钱给猫咪看病,无奈之下只好向同学借钱渡过难关。

“猫咪生病,比人生病花销还高。”前不久,陈嘉敏在网上购买了一本《猫咪家庭医学大百科》,多了解医疗常识,预防猫咪再生病住院。“养猫咪重在预防疾病。”陈嘉敏常备有化毛膏、驱虫药等基本的医药保建品。她说,跳蚤、皮肤病等是猫咪常见的病,日常需要多关注,避免大病重病发生。

先后经历2只猫咪重病离世的陈嘉敏深切体会到,猫咪医疗费用是养猫最大的花销。“当时猫咪‘底迪’得了内科疾病,体重迅速下降,每日住院花费300元。”前段时间,陈嘉敏送‘底迪’到禅城看兽医,住院一周,前后医疗检查、住院等共花费超过7000元。猫咪住院时期,每日奔波在三水、禅城的陈嘉敏说,三水的宠物医院收费比广州、禅城贵,而且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在“猫奴”的世界里,陈嘉敏、张彩所花费的猫咪日常用品成本与资深猫奴相比已经属于较低水平。“有的猫奴一个月花几千元的都有,比如一个自动铲屎猫厕所,解放‘铲屎官’双手,可能就花去近2000元。”宠物行业专家称。

宠物医生为生病的猫咪治疗。/佛山日报记者汤文燕摄

猫咪服务业遍地开花,猫经济衍生新业态

随着猫咪越来越受欢迎,养猫人群扩大,猫粮、猫玩具、猫零食等猫咪用品,猫医疗、猫美容、猫寄养、猫殡葬等猫服务业,还有猫咖啡馆、猫书店、猫周边……“猫经济”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猫咪的线下消费规模约为500亿元,呈增长趋势。2017年,淘宝与猫相关的销售额合计达到84亿元,其中最畅销的是刷毛手套。

“主要是猫咪洗澡、美容、剃毛、寄养等业务,每月营业额约4万元。”在三水经营宠物店的刘欣介绍,未来计划扩大店面,承接更多的业务。

猫咪经济风口来临,猫咪消费不断升级,衍生出不少新兴经营模式。在西南街道塘福路,刘志艺经营着一家融合桌游、射击的店。去年年底,为了拉动女性顾客群体消费,店里开辟40平方米独立空间经营“猫咖”。所谓“猫咖”,即猫咪咖啡馆,猫咪是主体,喝咖啡是其次,客人来“猫咖”最主要的是跟猫咪一起玩耍。“‘猫咖’对店铺营业的拉动至少有三四成。”刘志艺说。

“很多人喜欢猫却不具备养猫的条件,比如房东不允许、室友不喜欢等,所以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刘志艺的“猫咖”设置了最低消费25元,这一消费门槛在不少爱猫的人看来并不高。“25元相当于一杯饮料的价钱,可以与猫咪待着玩一天,很划算。”陈莹对于这一消费门槛表示接受,由于家里不同意养猫咪,“猫咖”对于他们是一个可满足“吸猫”需求的场所。

当萌猫遇上互联网,猫文化变流量利器

除了养猫人群增加,因各种原因无法养猫的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守候着养猫人群的猫咪照片以及视频,由此而获得情感寄托,这一“云吸猫”“云养猫”群体远比养猫的人群多,猫咪已经成为流量利器。“很多人都是从网上‘吸猫’,慢慢发展到线下养猫。”陈嘉敏说。

互联网刚兴起时,吸猫、晒猫还是少数人的“圈地自萌”。随着3G技术普及,猫文化迅猛扩张,“吸猫”成为一股全球网络风潮。

少量早期微博用户依靠猫咪吸引了大量流量,诞生了第一批萌宠博主。随后,猫咪粉丝效应逐渐渗透到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吸猫”人群迅速扩大。网红猫咪“楼楼”有68万粉丝,去世时曾引起数十万人哀悼,不少自媒体都发文悼念。

萌宠猫咪表情包传播速度快,让“吸猫”群体增长更快速。据闪萌统计,截至今年年初,全网猫咪表情包数量为30076个,占据总体的4%,这个数量是狗的2倍。今年1月中旬,猫咪表情包的使用量达到1.2亿次。

用户粉丝的成长让不少投资者看到了商机,催生了云养猫APP、虚拟养猫游戏等新兴的商业模式,让广大“云吸猫”患者过足了瘾,猫咪经济形态开始新的探索与发展。

原标题:猫经济是下个风口? 三水养猫人群扩大,宠物医院、猫咖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来源:佛山日报·今日三水

文/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 实习生麦嘉豪

编辑/佛山日报 陈玲玲

旅游纵览期刊官网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在线征稿【官】

财富生活官网

今日财富杂志社官网

食品工业官网

名汇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