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复印纸

大庆养花你知道吗大庆这里有个玫瑰基地还有

2025-02-18 来源:大蕉资讯

肇源县和平乡塞北花都,是全省最大的寒地玫瑰鲜切花基地。7月4日,一辆载着47人的大客车缓缓驶进肇源县和平乡和平村。

原来,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寻求鲜花销售出路,与大庆客运集团大庆周边游业务洽谈,开发的以鲜花采摘为主的一日游旅游项目首次启动。

小小玫瑰花 创出大效益

和平乡和平村位于肇源县城东北,距县城8公里,全村总耕地面积23476亩,其中水田12154亩,加上花卉基地,村民辛勤劳作,人均收入过万元。

和平乡从2010年开始试验种植玫瑰,时任乡党委领导大胆推广。10年过去了,塞北花卉基地誉满全省,省内外花商纷纷前来订购,当地的百姓也尝到了种花的甜头,规模一再扩大。

以前销售是走出去,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引进来,让花农在花棚就把鲜花卖出去。大庆市国资委派驻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杨松涛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他与大庆客运集团沟通,通过一日游的方式,将游客带到和平乡和平村,利用玫瑰花采摘的活动,让村民获取更多的利益。

同时,将这份收益拿出一部分分给村里的贫困户,让小小的玫瑰花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拿这次活动来说吧,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游客就采摘鲜花1000余株。

千年古榆树 “恩泽”贫困户

意向谈完了,旅游线路定妥了,这个专门为扶贫打造的爱心旅游项目,第一车客人从大庆市区向肇源县出发。

首站到和平乡塞北花都采花,然后去后欧力马村的“玉皇辇”千年古树,再到西海公园的百亩荷塘,杨松涛给这条线路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花榆海”谐音“花与海”的意思。

那棵挂满红布条的千年古榆树,有着神秘的传说,在后欧力马村,被村民誉为“神树”,它“带动”了贫困户的增收。游客体验在古树系红布条祈福的民俗,讨个好彩头,杨松涛介绍,这笔收入将全部纳入贫困人口分红。

杨松涛说,再过几天,村民种的瓜果蔬菜就下来了,那时候让村民在大榆树下摆起摊位,将自家产的果蔬卖给游客,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贫困户王晓东告诉记者,大榆树真的有灵气,但这灵气不是大榆树本身,而是来自党的扶贫政策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他们出的点子,我们才受到了“大榆树”的恩泽。

驻村工作队 脱贫引路人

在村民眼中,扶贫工作队就是他们的脱贫引路人。

县里统一为贫困户发放医疗卡,看病问题解决了;村民家里安装了自来水和净水器,饮水有了保障;鲶鱼沟实业有限公司带动受益每人每年800元;塞北花都合作带动受益每人每年500元;大青山实业有限公司带动受益每户每年1800元;肇源县古莲米业有限公司带动受益每户1200元;旅游项目花卉采摘带动受益每人每年500元。

和平乡党委书记张文彬、乡长裴占涛介绍,近期准备再建一栋玻璃棚室,打造更完美的旅游经济开发。

乡人大主席臧玉铭告诉记者,和平乡发展产业带动脱贫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不仅让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也带动全乡村民走上小康之路。

责编:德娜 审核:代宝柱 监制:王鹏程

责编:德娜 审核:代宝柱 监制:王鹏程

城市情报杂志

大众投资指南杂志

数字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