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工程钻机

草滩客厅装修再回中川

2025-04-23 来源:大蕉资讯

中川,地处青海省民和回土族自治县境内,滔滔黄河从积石山峡谷奔腾南流,在大河家折向东流经官亭、中川,气候温和,林木葱郁,瓜果飘香。这里生活着土、回、藏、蒙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家庭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共同建设着三川大地,使之山美水美,人文景观奇特,远源流长的青海“花儿”和土族风情的“纳顿节”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令人痴迷陶醉!笔者从八五年三月至八七年十月在这里服役三年,足迹踏遍了中川的山山水水,如今,离开中川整整三十五年,三十五年来中川的一切使我魂牵梦萦,历久弥新,多么想再回中川重温和看看曾哺育我三年的这片热土。穆斯林信徒视中东麦加为朝圣之地,而我将中川比作心中的“耶路撒冷”。二O二二年,梦想成真,再回中川。

从故乡沿黄河逆流而上,在民和县城转乘通往官亭的班车,一路南行,越巴州、古鄯和满坪,村落,树木,一闪而过,盘山越岭,约三个多小时,离中川越来越近,心口怦然跳动,望眼欲穿。班车翻过一道山梁,中川跃入眼帘,这就是我日思夜念的中川吗?一切是如此的熟稔,高大的核桃树枝繁叶茂,掩映着整个中川,却又如此的陌生,昔日的土坯房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青堂瓦舍的土族民居,东面是草滩村,峡口镇,,西面是辛家村和向阳村,再向西是古色古香的官亭镇。嗅着这熟悉的芬芳泥土,吟听黄河不息的涛声,迫不及待的下了班车,我像多年未归故里的游子,一下子扑进母亲的怀抱,伏在这热切的土地上,泪水潸然,这是兴奋的泪水,是三十五年来积压在心中情感的喧泄和释放,是对中川赤子般的情怀的喷涌!

当晚,笔者旅居官亭宾馆。

翌日,早早起床,匆忙喝了一碗八宝粥,两片面饱,就踏上了去中川的大道。

从“庞贝古城”喇家村遗址穿过,视野顿然开阔,旷野空气清新,树木新绿,枝头鸟儿啾啾。道路两边是宽阔的田野,麦苗茁壮,菜花金黄,清香溢人。

深入中川腹地,时隔三十五年,依旧还是如此的模样,还是一片片浓荫蔽日的苹果园、核桃园。果树上挂满了小果;高大的核桃树,枝繁叶茂,蓬勃向上。中川街道拓宽了,光洁的水泥路宽厰、干净,行人来来往往。望着这一张张熟悉却又陌生的土族人面孔,感到亲切!

穿过中川街道,走进崖畔的山涧小道,登上北面的旱台暸望,只见田野麦浪滚滚,绿波荡漾,而那一排白杨树下的一排排平房笔者曾经服役的军营已荡然无从,嗅无人迹,这是我惊异:我的军营,我的中川三连,你在哪里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一切全无,目睹冷寂的营地,我伏下身失声痛哭,久久,久久,呜咽着跪在这曾洒下青春汗水,留下青葱岁月的营地,捧一捧芬芳的泥土,装入挂包,留作永恒的纪念!

日悬中天,笔者走进向阳村,寻访当年的好友秦明,万分荣幸地见到了他。时隔三十多年,岁月的沧桑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容颜,都已苍老,但和秦明当年的友情还是弥足珍贵。坐在老秦明亮的客厅,品着色香味俱全的盖碗茶,我们互诉衷肠,促膝长谈,直到酒足饭饱,夜阑人静,还在叙谈。从谈话中才知我曾经驻扎的军营和周围的大片土地已移交于地方,如今这里不再是单一的农耕生产,而是开发成为集水产,养殖商贸公司,所产黄河鱼、肉牛远销青海和内地。

第二天早早起床,环顾和欣赏着老秦漂亮的庭院:高大气派的门楼青砖砌就,粉墙灰瓦的围墙足有两米高,砖木结构的主房雕刻着图案,配有花格的门窗。庭院中央的花坛煨着桑炉,竖着嗯尼旗杆,四个角落放置着一块长长的圆形的白色卵石。方型的花园中各色不知名的花昂然怒放,仿佛是为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专开。

婉辞了秦明的再三挽留,依依而别。笔者沿着二支渠徐徐东行,宽广的原野是一泓泓水波平展的鱼塘和一排排大型肉牛养殖厂,人们或垂钓,或在堤岸漫步,怡然自得。走下黄河堤灌站,南行黄河边,只见河水汹涌澎,水流湍急,浪花拍打着南岸的悬崖峭壁,卷起千堆雪。望着这滚滚东流的河水,思绪万千,中川三年,留下了我青葱的岁月,无悔的青春,还有对土族人民的眷恋和对这片土地深情的热爱。这次故地重游,令人欣慰开怀,永远难以忘却。因为,中川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

居业邮箱

空中美语

食品工业期刊

建材与装饰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