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通用继电器

高度国际装饰客厅装修中国学者首次发文电子

2025-04-25 来源:大蕉资讯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慧网络及应用团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领域顶级会议USENIX Symposium on Networked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NSDI)2024上宣读团队在虚拟化网络试验平台方向的研究成果Klonet: an Easy-to-Use and Scalable Platform for Computer Networks Education。该论文是电子科大在NSDI顶会上作报告的首篇实验教学研究成果,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在NSDI发表虚仿实验教学相关的论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关注。

与co-chair Laurent Vanbever(ETH Zürich)进行交流

NSDI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公认的三大顶级学术会议(即NSDI、Sigcomm和MobiCom)之一,主要聚焦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性设计和实现,也是产业界最为关注的学术会议。

口头报告时同行进行积极交流(其中第二位为Mininet创始人Bob Lantz)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慧网络及应用团队由李乐民院士、王晟教授领衔,长期致力于智能通信网络、网络安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在USENIX NSDI、IEEE ICDE、INFOCOM、IEEE/ACM ICSE、IEEE JSAC、IEEE Network、IEEE TITS、IEEE TIFS和IEEE TSC等顶级期刊或会议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团队主持/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制出的多个平台系统已在相关单位进行部署应用并获得高度认可,获多项省部成果奖励。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教育的重要一环,当前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面临着易用性差和可扩展性差的痛点。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面向计算机网络教育的网络模拟平台Klonet。在易用性方面,Klonet平台具有免安装、API丰富等特点,并开发了场景仓库、流量发生器、流量监控器等工具,来降低学生的使用门槛,同时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在可扩展性方面,Klonet平台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的调度器,能够在一个可扩展的物理服务器集群上部署大量虚拟网络;同时采用容器等轻量级节点模拟技术,能够在单台服务器上部署尽量大的虚拟网络。

作为本次论文成果发表的第一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近年来不断深化新工科“成电方案2.0”改革,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一流课程资源。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慧网络及应用团队从 2020 年开始就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华为合作课题的科研成果klonet转化到实验教学中,开发了复杂网络协议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经过多轮迭代优化,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设计、实验交互操作、可扩展性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先进性,应用到“网络算法基础”“计算机网络”等核心课程中开出了全部或部分板块的实验,目前已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推广使用。

实验课程的推广使用只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科研探索的一个缩影,自学院建立以来,始终以建设信息通信领域国际一流研究型学院为目标,砥砺奋进。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深入实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形成开放型、高层次、紧密型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新格局。学院拥有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将学院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深化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在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下,实施了“卓越成长计划”,构建起“案例化核心课程”与“通关式科研项目”相融合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想学好”“能学好”,开创了“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新模式,形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独有的科研育人新范式。

科技创新是应对许多挑战性问题的有力武器,站在新起点,电子科技大学将立足国家需求,面向国际前沿,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辉添彩!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官网、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官网、信通E家官微、新工科官微、成电微教务官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

国际援助编辑部

西部素质教育

东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