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连接杆

古时候国师家的装修暮鼓晨钟醒世人沪上随笔

2025-05-06 来源:大蕉资讯

在天目山住在景区里的竹祥山庄。

山庄四周绿树环抱,竹林茂盛,山庄的左侧是千年古刹禅源寺,右侧百米之远是影后蝴蝶别墅---留椿屋。

那天早上,我起来好早,在细雨微蒙中,沿着蜿蜒的石阶,走向竹林深处,脚下片片青苔,路旁山花烂漫,翠竹含烟清新隽永,我仿佛醉在妩媚迷人的画卷之中。

雨中的竹子,挺拔着的竹节显得格外葱翠。

我抬头仰望,只见竹树节节向上,高耸入云,历经了成长的磨难,掠过了岁月的沧桑,终于出人头地,仰起高昂的头,迎接朝阳,成就了翠绿的一片!

绿色的生命在这里顽强地张扬着,张扬着青春的骚动,张扬着强盛的欲念,忙忙碌碌、不厌不倦,染遍了山,染遍了水,染遍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去“禅源寺”途中见到一条澄澈山溪蜿蜒而下,之上有一座小桥,桥上就是著名“雨华亭”。

亭柱斑驳却与老银杏相映成画,古意盎然。亭间小坐,自然会吟出清人释晦石《秋夜坐雨华亭》的诗句:“云净月华白,石亭山水清。人间劳虑息,物外道心生。夜静松多影,霜寒雁有声。阑干时徒倚,欲去不胜情。”

天目山历来为宗教名山,雨华亭旁的禅源寺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明末被毁。清康熙四年(1665),玉琳国师住持禅源寺,重修殿宇,大振宗风。雍正十一年,清世宗御赐“禅源寺”额,寺院规模宏伟,占地 3.34公顷,殿堂房舍五百多间,藏经万余卷,僧侣千余人,并与印度及东南亚各国佛事往来频繁,日僧称天目山为祖山,但1941年,侵华日军飞机却悍然炸毁了禅源寺,自此香火中断了六十年。

2000年5月,礼聘月照大和尚为禅源寺方丈,主持开创“天目重辉”。经过几年的努力,大雄宝殿和玉琳国师塔的内外装修及殿塔内的佛像塑彩均已完成。并于2006年3月29日在天目山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从此香火重新鼎盛。

禅源寺也是韦驮道场。走过一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韦驮殿里韦驮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相传有驱魔的作用。

在正在修复的一座大殿的殿柱上,我见到一幅对联。

我驻足良久,沉思良久,似乎又进一步感受到禅源寺的魅力,佛教的魅力-----引渡众生放弃贪欲求得超越!但一些地方,一些人竟然出于贪欲而点燃香火!好像是反了过来啦!

现代盐化工杂志官网

中国市场邮箱

信息与电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