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轮胎压力计

桓台幸福家装修公司我的小城我的家

2025-05-06 来源:大蕉资讯

十七岁那年,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去桓台县城参加了工作,初次从乡下来到了城里,带着几分对新环境的新奇和忐忑,也带着几分踏入城里的自豪,就这样开始了我人生的职场工作。

单位有宿舍和食堂,不用担心住宿和吃饭,下班了,从食堂打饭回到宿舍,吃完就窝在我的床上,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业余时间和同事们出去闲逛。当时县城规模不大,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张北路两边的商店,走的最多的街道是槐荫路,因为特别喜欢这条街道,有点像书中写的江南小巷的韵味。偶尔还能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记得从县城看的第一场电影竟然《滚滚红尘》,有时候还会忍不住哼几声里面的主题歌。

激情夏夜。董丽供图

少海公园。董丽供图 赵亮摄

1996年,我结婚,没有房子,住在哪里成了一个大问题。后来父亲在家属大院里给我找了一间宿舍,暂时把家安在了那里。宿舍就在我喜欢的槐荫路上,最初的喜欢这条道路,从没想到能和它结缘,这一住就是四年。

宿舍在三楼,二十来个平方,一张床占据了宿舍的大半个地方,剩余的空间放上了一张桌子和椅子,外加一个橱子,屋里就再也容纳不下其他物件。灶台摆在了走廊里,饭也在走廊上做,楼上所有的住户共用一个洗漱间。整个楼上住满了和我差不多年龄的人,都是刚结婚没有房子的年轻人,邻里关系相处特别融洽。谁家吃什么,喝什么,都知道,不用藏着掖着,藏也藏不住。要是赶上饭点,都会你尝尝我的,我吃点你的,处的都像一家人一样。

宿舍是顶楼,冬冷夏热,没有任何取暖和制冷设备。冬天,凛冽的西北风从窗户的缝隙吹了进来,室内温度和室外差不多,没有办法就用塑料布把窗户全部订了起来,人穿的像狗熊一样,依然冻得只打哆嗦,我和爱人一人抱一个热水袋取暖。夏天,屋里热得像蒸笼,喘不过气起来,恨不得把所有的衣服都除掉。因为想攒钱买房子,连台电风扇都不舍得买,每次吃饭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半夜热得醒来,从洗刷间接上凉水洒到屋里降温。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我也感到很满足,毕竟有了安身的场所,我的同事结婚都是在附近的村子租房子,我有这间小小的蜗居已经让同事们羡慕不已。

桓台县槐荫路上,笔者昔日住的旧房子被修葺一新后,改造成了老年公寓。 董丽供图

桓台县文体中心景色。董丽供图

睡不着的时候,就拿着把蒲扇去楼下的大院里乘凉,一边打着蒲扇一边憧憬美好生活。爱人安慰我:“会有的,房子会有的,车子也会有的,社会在发展,城市在进步,一切都会实现的。”是的,一切都会实现的。这几年,我的小城在成长着,小城发展了,小家也会慢慢地好起来。

在槐荫路的家属大院居住的这四年,让我记忆犹深的还是那条槐荫路。道路两旁种满了槐树,高大的树冠在半空中交错缠绕在一起,树荫如盖,阳光透过树梢在路面上跳动。花开的季节,洁白的槐花如蝴蝶般飞舞,纷纷扬扬撒落到地上,落到了过路的人身上,斑驳的路面上铺满了槐花的花瓣,好像下了一场槐花雨。

白天的槐荫路安静祥和,到了晚上,槐荫路又是另一种情形。上世纪九十年代,夜市正兴。夕阳西下,暮色袭来,陆陆续续的生意人把摊位摆在了槐荫路上,槐荫路一扫白日的安静,开始活跃起来,叫卖声不绝于耳,我喜欢月色朦胧,灯光朦胧中,在槐荫路上感受着人间烟火的喧嚣,顺便置办点生活用品。

这四年,我的小城也在变化着,道路越来越宽,灯光越来越亮,公园,商场陆续建设中,一幢幢高楼和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我们单位也在县城的西边统一团购了房子,这对没有房子住的我们是个天大的喜讯。拿出所有积蓄,父母赞助点,亲戚借上点,凑够了买房子的钱。

拿到新房钥匙的那天,我们全家迫不及待地赶到新房,拿钥匙开门的那一刻,激动的手在发抖。虽然只是个毛坯房,里面什么都没有,连门都没有,一切都需要重新装修,但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了,这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意义非凡。新房简单装修了一下,装上了门,铺了瓷砖,刮了乳胶漆,通风晾了几个月以后,就于2002年的五一喜迁新居,永远告别了槐荫路的家属大院,告别了那间冬冷夏热的筒子楼。搬家的那天,我们楼上的左邻右舍们凑钱去吃了一顿告别餐,举杯祝福美好生活的开始。

新房子三室两厅,卧室朝阳,窗明几亮。我有了自己的书房,可以静下心来在书海中遨游了。也有了独立的厨房,让我有了施展武艺的地方。喜欢美食的我钻在厨房里,蒸煮煎炸,开始了我的美食秀。冬天有了地暖,再也不怕寒冷的冬天了。后来,又攒钱买上了空调,也不怕炎热的夏天了,彻底告别了冬天抱暖水袋,夏天洒水降温的境况。

小区的环境优雅,生活方便,下楼就是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一个紫藤花廊,春天的时候,紫藤花开的明媚灿烂,小区的人们就在紫藤花下聊天看孩子,打牌下棋,还有票友精彩的表演,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小区离我上班的地方步行十分钟就到,附近学校,商场一应俱全,最吸引人的还是小区西边的少海公园,这个占地2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曲径通幽,集健身和游乐与一身的大型公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006年我生了二胎,领着孩子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少海公园。从公园散步后,就坐在公园大型的音乐喷泉跟前,看着变幻着各种形状的喷泉,听着舒缓的的音乐,享受着小城带来的温馨。

这套房子,我们一住就是十五年。十五年,小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让小城人拥有更多休闲娱乐观光健身的地方,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政府招商引资打造了集文化和体育于一体的文化体育中心和具有“北方小江南”之称的红莲湖公园。这些地方的建成,不仅让小城人有了运动健身的地方,也有了休闲游玩的地方。既方便了小城人,也让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带动了小城的经济发展。

我的小城也盖起了高层住宅楼,高层住宅安装了电梯,上下楼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出门进电梯,刷卡,电梯带着你自由上下,省去了爬楼梯的痛苦。随着年龄增大,膝盖的疼痛日渐困扰着我,爬楼梯对我来说成了一种负担。我和爱人商量着也去买一套电梯房,但是电梯房方便是方便,钱却不太方便。看我犹豫不决,爱人说:“交上首付以后,不用再找父母和亲戚赞助了,用公积金贷款就行了,我们都有稳定的工资,还贷款应该不难,这样能轻松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要是放在以前,借银行的钱买房,是从来也不敢想的。就这样,我们又有了人生中的第二套房子。新小区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各种花树争奇斗艳,你方开罢我登台,热热闹闹的装扮了小区。

房子挨着文体中心,站在楼上的窗户前就能看到文体中心的全貌,离红莲湖也近。喜欢运动的我每天早晨都去文体中心的塑胶跑道上放飞着自我。里面还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查阅图书方便快捷,安静有序,吸引人们去阅读,去思考,电影院也比原来豪华了不止多少倍。

暮色红莲湖。 董丽供图 赵亮摄

春日红莲湖。 董丽供图 赵亮摄

时间充足的时候,就领着孩子去红莲湖,在沙滩上感受一下大海的气息,从知鱼廊看各种颜色和种类的鱼游来游去,在哈哈镜前摆各种姿势......我的小城,我的家,给了我太多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或许在一个地方生活的太久,总会让人念念不忘。我依然经常去槐荫路上看看,寻找当年住过的痕迹。槐荫路如今已成了商业街,两边全是门面房,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相较原来的地摊,门面房更加干净,环保,整齐。槐荫路上的老槐依然安静的守望着这条县城最早的路,开花的时候,槐花依然如蝴蝶般飞舞,落满了地面,落在了行人的肩上。

当年的家属大院已经变成了老年公寓,每一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和暖气,冬暖夏凉,比我们住的时候条件好了几百倍。老人们在这里幸福的安度晚年,有时候,去公寓里面做义工,陪老人们聊天,听他们发着感慨:“那要是在过去啊,可是连想也没有想过能住在这么好的地方,还有专人照顾,还是国家富了好啊!”脸上满是喜悦和满足的笑容。

我也经常去我买的第一套房子那里去看看,这套房子让我倾注了太多的感情,曾经的我如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地让这个家充实起来,丰盈起来。

前段时间小区物业重新把房子做了装修,加了保温层,刷了乳胶漆,重新规划了车位,整个小区焕然一新。楼下的花园依然在,紫藤花廊依然在,唯一改变的是重新换了新的路灯,比原来更加明亮。原来的老邻居见面依然热情的打着招呼,一切还是原来在一起的样子。

我站在新房子窗前,眺望着远处的灯火辉煌。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转眼间,我离开家乡,来到我所居住的小城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十年来,我亲眼目睹了小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小城从原来的固守陈规到如今的创新发展,它像一颗明珠曦曦生辉,发出璀璨的光芒。

我的家也从原来的筒子楼到三室两厅的房子,再到现在的电梯房,从原来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出有车,住有房,幸福的生活真的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的小城,我的家,我的自豪,我的爱!

(作者:董丽 系国网桓台县供电公司职工)

名作欣赏杂志社

美与时代投稿

通信电源技术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