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SMT贴片

艾灸贴怎么使用 艾灸的6大妙用你知道吗

2023-09-06 来源:大蕉资讯

艾灸贴怎么使用 艾灸的6大妙用你知道吗

一、艾灸贴是怎么使用的

首先要知道的:

我们的体质分为九种:

☆让人嫉妒的平和体质,这类人平日里精气神俱足、颜值高、不容易变老;

☆弱弱的气虚体质,这类人平素语音低落、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经常感冒;

☆难缠的湿热体质,这类人面垢油光,易长青春痘、皮肤病;

☆不开心的气郁体质,这类人神情抑郁、情感脆弱,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缺滋润的阴虚体质,这类人手足心热、性情急躁、喜冷饮,易患咳嗽;

☆没活力的阳虚体质,平日怕冷、手足冰凉,通常会痛经;

☆油腻腻的痰湿体质,这类人面部皮肤油脂特别多、痰多,通常比较肥胖;

☆气色暗淡的血虚体质,这类人肤色晦暗,容易出现淤斑,口唇暗淡,也是痛经一族;

☆挑剔的过敏体质,这类没有感冒也经常鼻噻、打喷嚏、流鼻涕。

确定自己哪里不舒服

通常比较重要的几个穴位

小腿: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祛湿、健胃、养颜)

腹部:关元、神阙、气海、中脘(腹泻、脾胃病、补元气、子宫调理)

腰背部:肾俞、腰阳关(肾虚、腰疼、妇科疾病)

肩背部:肺俞、大椎、肩井(鼻炎、支气管、颈椎问题)

要知道怎么去贴:

我们的艾灸贴在使用上,操作非常的简单,你只要轻轻撕开两边的离型膜,贴在事先确定好的位置即可。

关于贴敷的时间:建议每日早上贴,吸收白天的阳气~贴敷的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发热包还在发热就可以接着贴。

二、艾灸的六大妙用你知道吗

1、调理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可以依靠艾灸疗法的补阴阳的作用,达到调和身体内的阴阳分布。

调理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可以依靠艾灸疗法的补阴阳的作用,达到调和身体内的阴阳分布。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补虚益气,补中理表。

5、调阴逆阳。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三、艾灸常灸5个穴还你好气色

1、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4、水分:水分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5、三阴交:三阴交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四、艾灸后易有这些并发症

1、失眠

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an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2、身体不适感

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3、疾病加重

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4、上火

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5、过敏

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