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尼龙滑块

起名小霞我和大姨的故事一

2025-10-21 来源:大蕉资讯

大姨有了一对孙子孙女起名叫明明亮亮,二儿媳一瓶农药喝倒在院子里,大儿媳离家出走,大姨的眼睛看不见了。

我大姨是个苦命人,六十多岁就早早过世了,每每想起大姨我妈总会难受好几天,按她的说法,就是心绞痛那种痛,呼吸都疼。

我跟我大姨见得不多,我妈妈还没结婚之前,七几年吧,家里穷的吃不上饭,大姨跟着婆家一家人闯关东去了,就再也没能回来。

听我妈说,大姨还没去东北之前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一米五几的人在家里生的,硬生生熬了十多个小时才生出来。在那个缺吃少穿不稀罕孩子的年代,大姨的婆婆抱着出生后明显体弱哭声轻微的老二就想扔到后山去,非说养不活,大姨从床上滚下来爬着去抱婆婆的腿才勉强留下了我的这个二表哥。

我妈对大姨的感情很深厚,据她说,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大人没空闲管她们,我妈从小就是在大姨背上长大的。我妈说她小时候记事开始,吃饭喂饭,睡觉哄睡,捉虱子扎辫辫,都是大姨在做。大姨比我妈大了九岁,瘦弱又矮小,在我妈眼里几乎是母亲一般的角色。

我妈说大姨救过她的命,小时候大姨带她去园里摘黄瓜,我妈在田埂玩滑进村里人自己挖的蓄水井里,幼小的她只会扑腾不会叫喊。而大姨心有灵犀,莫名就感觉不安,跑过来找寻才看到我妈被灌的直翻白眼。大姨吓得直接跳下水井抱着我妈,两人扒着石头缝喊,才被人救起来。

我妈说,要是大姨那一架黄瓜摘到头再回来找,她就淹死了。

两人湿漉漉的回到家,没得到安慰,大姨反而挨了姥爷一笤帚,原因是没看好妹妹还把鞋子弄丢了。

还有一次我妈肚子疼,大姨灌了一瓶子开水给我妈捂肚子,我妈烫的嗷嗷哭拼命用手推,大姨没理解我妈的意思,使劲按着不让我妈推,后来我妈肚子被烫了两个大燎泡,溃烂之后留下疤痕至今都在。那次,大姨又被抽了一鞋底。

说到底,那时候的大姨也就十岁出头,却担负了这么多压力。

大姨嫁在邻村,大姨生的的双胞胎取名大伟二伟,三岁的时候大姨又生了个女儿叫大霞,我妈那时候还没有结婚时常去帮着带外甥。

大姨举家闯东北的时候,我妈哭的稀里哗啦却也没办法,没饭吃的年代那真是遍地贫瘠,树皮和槐树花都没得吃。

大姨在吉林通化安了家,姨夫等男丁下煤矿挣苦力工资,据说煤矿洞有些路段需要跪着爬,那些年安全系数特别低,几乎就是拿生命挣钱。大姨等女眷开垦荒地种粮食,勉强一家人有了活路,在东北大姨生下了小女儿取名叫小霞。

东北的荒地多但并不肥沃,至少我大姨住的地方就是这样,山林边盖的房子,听说经常有熊瞎子去觅食。开垦的土地砂石很多,好容易清理了砂石发现地下都是干枯的盘根错节树根草根,土地邦邦硬,种庄稼也只能勉强吃喝几乎拿不出余粮换钱。东北的教育资源和就业也落后,两个大表哥初中没毕业就都不念书了,跟着大姨夫下矿井挣钱。

大表哥后来给我们当笑话讲,说他下井的时候,安全帽戴在头上带不住,太大了乱晃,头顶的矿灯也跟着乱晃,总是照别人的眼睛,工头过来骂他还要揍他。

我们知道他的苦,听他们说,笑不出来。

东北并不富裕,姨夫表哥都靠苦力吃饭也积攒不下余钱。大舅家大表哥结婚,我姥家长子长孙身份比较贵重,姥爷亲自写信让大姨回来上礼,大姨带着两个表姐坐了一天一夜绿皮火车风餐露宿的回来了。

风尘仆仆且看起来寒酸的大姨并没有受到大舅和二舅的热情款待,大舅家办婚事亲戚来的多没地方住,二舅家没吱声,姥爷也因姨夫没回来觉得不给面子感到生气,我妈高兴的很,用个独轮车推着大姨的行李将大姨带到我家。

我那时候很小,只顾着跟表姐玩,第一次见大姨,她矮矮胖胖的,圆脸,爱笑,话不多总是慈眉善目的,跟我妈很像,但比我妈胖很多。我妈跟大姨坐在炕上说话,一会哭一会笑的。

第二天我妈和大姨去大舅家帮忙,大舅并没有觉得大姨远来是客,安排大姨去烧火,大姨蹲在灶前烧了两天的火。这件事我记得无比清楚,因为我妈总提,后来很多年都耿耿于怀,觉得大舅对大姨不好,跟大姨说话的态度恶狠狠的,嫌弃大姨给上礼钱少,吃饭还不让两个表姐上桌。那时候我妈年轻脸皮薄不敢撒泼跟大哥争论,但怨怼了几十年。

大表哥婚礼结束大姨要回东北,大舅二舅都没人去送,我爸借开了供销社的一台绿色卡车送大姨去火车站。我印象很深,卡车驾驶室坐不开,我们都蹲在车兜子里,一路风声呼呼,我妈和大姨紧紧拉着手。

大姨走后,我妈在家收拾床铺,发现大姨给偷偷留了五十块钱,不是整的,块票都有,一看就是攒了很久的。我妈抱着钱又哭了好几次。

八零年底很多闯东北的人回迁,据说回来的话落户加买个宅子花五百块就够了。

我妈说舅舅们没人管,我姥爷在供销社上班手里有点积蓄,人面也广,出面借钱和办户口都比较容易。然而我姥爷比较重男轻女,几乎不太管女儿的事,也不肯出钱或者借钱给大姨操办。(这件事至今为止每每我妈想我大姨的时候都要念叨一遍,那怕大姨和姥爷都过世多年都还念叨)

我妈给大姨写信,说她手头攒了二百多块钱,年底再卖头猪,给大姨凑三百,让他们一家尽量想办法回迁,山东的发展比东北快的多,就业机会也多

医药卫生期刊官网

河南农业网站

中国储运杂志

工业A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