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超滤装置

隋朝房屋如何起名的听牡丹丨隋炀帝建西苑东

2025-10-21 来源:大蕉资讯

欢迎大家开启今天的《听,牡丹》,隋唐洛阳城牡丹园内姹紫嫣红、花团锦簇,那么大家知道牡丹是怎么走进皇家园林的吗?今天唐小美为大家带来牡丹与隋炀帝的故事。

桃花分割线

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400多年前的《诗经》。“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这里的“芍药”指的就是早期的牡丹。当时的牡丹是没有名字的,被混称为木芍药,甚至被当作柴火使用。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始于南北朝。而真正将牡丹引到洛阳并进入皇家栽培和观赏的人,则是隋炀帝。

公元605年,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城,同时,在城西营建皇家园林“西苑”。西苑内青松翠柏,名卉芳草,珍木奇葩不可胜数,其中有石榴、海棠、梧桐、樱桃、芍药、牡丹等,尤以牡丹种类数量最多。

隋炀帝喜好奇花、异石,他命人从全国各地向洛阳进献奇花异草、名卉珍木,其中尤以牡丹令人瞩目。据王应麟《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进二十箱牡丹,有赤页红、革呈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凤娇等名贵品种。”在牡丹盛开之季,携皇亲国戚共赏牡丹芳姿。同时,为便于嫔妃们赏满园春色,隋炀帝特命人在园内修了一座望花楼,取名“玉凤楼”。楼高3丈3,长700余丈,青石结构,雕梁画栋,登临此楼,可观全景。

相传,隋炀帝曾命一位山东花匠,在香椿树上嫁接出了与“玉凤楼”一般高的牡丹花,并命名为“楼台牡丹”,只为了妃子们站在“玉凤楼”上能够近距离的观赏到牡丹盛开。其实,香椿树与牡丹的亲缘关系很远,嫁接成活率极低,因此,我们只能把“楼台牡丹”当作传说来听。而隋炀帝在“西苑”种植牡丹之说,在中国园艺史上影响深远,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把牡丹引入皇家栽培和观赏的人。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

中国石油和化工

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