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赵男因为踢了猫一脚从此跟皇位无缘竟然
南宋时期的赵子偁,是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的后裔,早年的他,曾经是秀水(今浙江嘉兴)的县丞,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就是他的儿子。
那么,为何赵昚能够一步登天成了后来的皇帝呢?
原因就在于:他在童年时期,正巧碰上了宋高宗赵构公选子嗣。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昚被赵构从万千人中挑选了出来,成为了后来的皇位候选人。赵昚自己也很努力,历尽艰难登上了皇位。至于具体的历史过程,让我们在这里一起去探讨一下。
宋高宗赵构和历代皇帝一样,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是,他的亲生子嗣只有一个,就是潘贤妃生下的儿子赵男。为何会如此呢?直接的原因就是:一次,金兵突然夜袭扬州,这可把正在贪图享乐的赵构吓坏了,从此,赵构就得了不育之症。
更糟糕的是,后来杭州兵变,赵构被迫退位立赵努为帝,而赵努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索性兵变平定后,赵构恢复自己的帝位,立自己的儿子赵男为太子。赵男这些日子经历兵变来回折腾也患了病,之后,无意间香炉被打翻又让他受到了惊吓病情加重,很快便一命呜呼了。
这个时候,朝中上下都慌了起来,宫中不能没有太子,否则,就没有皇位继承人,难免就会人心不齐,政治动荡。所以,就有人提议:让皇帝赵构暂时从宗室中挑选出品德优良的人登上太子之位,等到日后生出皇子再调换太子之位即可。
可是,赵构身为一国之主,面对这样的请奏,肯定是龙颜尽失,这明摆着是在说自己不能生育。一怒之下他就把这位大臣撤职重办,随后,诸位大臣都没胆再说这件事情了。等到宋金战事逐渐稳定,立太子一事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此时,皇后向赵构说道:自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希望皇帝可以尽快解决选子嗣立太子的问题。赵构听后觉得总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于是,向诸位大臣宣布:为了遵循宋太祖流传下来的遗训,必须效仿祖上的宋仁宗皇帝,以告慰宋太祖的在天之灵。
那么,为什么要效仿宋仁宗呢?
其实,是宋仁宗在位之时,因为,自己没有儿子,于是,就选择了自己的侄子赵曙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所以,赵构也想选择一位太祖之系的人作为太子,于是,就直接表明要在太祖七世孙伯子辈中选取,这样选出来的人,正好和自己是叔侄关系。
后来,经过挑选,七世孙总共有一千六百多人,从这么多人中选取一个七岁以下的小儿,自然花费了一些时间。最终,只留下了两个人,这两个人体型一胖一瘦,起初,赵构选择了胖的这一位,但是,胖的这位孩子就因踢猫这一不经意的举动,让赵构心生不满。
赵构觉得他轻浮,所以,觉得江山社稷交给他很难放心,最终,就选择了瘦的这位,名叫伯琮,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伯琮进宫后,开始了漫长的宫廷生活,这个时候,赵构还不到三十岁,因此,赵构依旧幻想着自己还年轻,说不定之后还能生出来儿子来。
而伯琮也还小,具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很难说,于是,就让伯琮先跟着学习皇家礼仪,日常就交与后宫张氏。伯琮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只是来到宫中后改了一下名字,名为:赵瑗。
不久以后,后宫的吴才人表示自己孤独难耐,在七世孙中挑选了六岁的伯玖抚养,取名赵豫。这样一来,赵瑗就不再是太子之位的唯一之选了。
1140年期间,金兵大举进攻,岳飞之前见过赵瑗甚是满意,曾密奏表明:赵构要尽快立下国本以安民心,可是,赵构依旧不死心,期待自己还能生儿子,对岳飞的话置之不理。甚至,赵构还怀疑岳飞图谋不轨,随后,便怒斥了他。其他大臣见状也是避讳此事,不敢上奏。
宰相秦桧一直以来就对赵瑗不满,故意在赵瑗生父死后,向赵构请奏:让其回家三年守孝。这段时间赵豫一路发展,很快就拥有了和赵瑗一样的身份地位,二人平起平坐。此时,已经身为皇后吴才人作为赵豫的养母,自然希望赵豫可以登上太子之位。
并且,赵构的母亲韦太后也是偏向于赵豫,只有赵构自己内心深处偏向于赵援,所以,此事一直没有决断。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瑗时不时的参与政事,表明自己意见看法,最终,和宰相秦桧的矛盾激化,二人的关系十分紧张。
索性,此时的秦桧年事已高,不久便卧病在床,家人本想着子代父职,却被赵瑗及时告知赵构。赵构觉得,平时秦桧就不安分守己,所以,趁机夺权让其告老还乡,秦桧也就在这样的无奈中病逝了。紧接着韦太后也病逝了,这样一来,立赵瑗为太子一事变得不再那么纠结。
最终,赵豫也以其他身份离开了正宫转入绍兴府,赵瑗成了太子之位的唯一继承人。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赵瑗被立为皇子,之后,改名为:赵昚。二十七日,赵昚被授为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建王。
到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再次爆发战争后,赵构亲自前往战场指挥坐阵,年轻有为的赵昚也一起随往,这期间,他表现出了强烈斗志,并且,还照顾赵构的日常起居,帮助其处理奏章。这些事情,赵构和大臣们都看在眼里,也因此,赵昚获得了无数的赞誉。
回建康后,赵构索性退位为太上皇,最终,赵昚历经艰难终于龙袍加身,成为了新一任皇帝,也就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赵构崩于德寿宫中,赵昚听闻后失声痛哭,又表示要服丧三年,为了服丧,他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
参考资料:
【《宋史·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宋史·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宋史·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
- 上一篇:起名五画的字有哪些全国爆款姓名大赏这五个
- 下一篇:食尚起名小程序商城如何取名
- 2025-10-21起名许茂洪门的由来
- 2025-10-21起名瑞瑞的寓意癸卯年出生的兔宝宝起名测名
- 2025-10-21山药起名武穴佛手山药为什么那么俏
- 2025-10-21起名赵男因为踢了猫一脚从此跟皇位无缘竟然
- 2025-10-21起名字班辈传统习俗取名法按家族辈谱取名
- 2025-10-21起名由谁来起名好呢唐宋名篇起名300个有
- 2025-10-21千牛店铺起名浅析品牌命名及产品起名不完全
- 2025-10-21起名遵从本心的意思百家姓中的杨姓应当给男
- 2025-10-21王是起名带有王字旁且适合给宝宝起名用的字
- 2025-10-21起名泗洪泗洪各乡镇的名称原来这么有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