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实验室打破技术壁垒推进中国造
郑州高新区实验室打破技术壁垒推进中国造
郑州高新区实验室打破技术壁垒推进中国造2012-01-13 巨大的轰鸣声中,盾构机如同钢铁猛兽埋头前行,吞噬掉泥土和坚硬的岩石,留下的是一条高质量的地铁隧道。上世纪90年代,在南方某市首次...巨大的轰鸣声中,盾构机如同钢铁猛兽埋头前行,吞噬掉泥土和坚硬的岩石,留下的是一条高质量的地铁隧道。
上世纪90年代,在南方某市首次亮相,盾构机就以其比传统方式高出七八倍的掘进效率震撼了中国施工者。但更让大家吃惊的是,高价引进的洋盾构一旦“生病”,工程只能停下来,等着国外的工程师飞来维修。
这些往事成为中国盾构技术人员的集体记忆与研究动力:“如果不能实现盾构国产化,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开荣说。
位于郑州高新区的这个实验室,依托中铁隧道集团建设,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创新平台。打破技术壁垒、推进盾构“中国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科研人员的奋起直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1月6日,记者在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市体育馆站的施工现场,见到了由实验室主导研发的国产盾构机“中国中铁2号”;3年前“中国中铁1号”在新乡下线,眼下,它们的“兄弟”“中国中铁31号”正在郑州地铁二号线上欢快前行。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洪开荣介绍,我国未来5年对盾构设备的需求将在500台次左右。
满足庞大的内需市场,光会制造可不行。打造盾构领域的“4S店”,为盾构机提供维修、升级与改造一站式服务,使修理盾构机变得像修汽车一样方便,也是实验室的目标。通过远程故障诊断研究,科研人员未来甚至可以在郑州的实验室里为全国各地的盾构机“坐诊开方”。
穿行在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隧道中,严实的护板已让人看不到挖掘时的艰辛,郑州复杂的地下环境对施工提出的要求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隧道顶部与商代城墙只有一层楼的距离,距离火车站站台桩基只有30厘米。就好像站在隧道顶部,一抬手就可以够到站台一样。”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盾构施工应用技术的系统控制也是研究重点。
盾构技术不仅属于地铁这样的“大块头”。实验室正在研究利用盾构技术把各种管网集中在一个小型隧道内,通过对地下“经脉”的梳理,让城市告别“天天挖沟”的困局。
盾构技术的发展在打造地下立体新世界的同时,也在拓展我们对土地利用的认知。“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钱七虎说,在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至少有40%的地下空间可以开发。
“求真、无畏、进取、不止”是实验室的学术精神。在盾构研究者们看来,他们的实验室本身就像一台“盾构机”,以“每分钟8厘米的速度”改变着城市的繁忙与拥挤,“掘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 上一篇:预热器液压系统管道酸洗工艺规程
- 下一篇:中远船务2011年完工船舶47艘
- (新闻)200台徐工起重机助力北京新机场建设
- (新闻)2011工程机械配博会在京举办推介会
- (新闻)2017年DoosanCARE活动七地同步启动
- (新闻)33台龙门吊同时运作石长项目汉寿铺架基地首列500m长钢轨卸车完成
- (新闻)2012年无为县电线电缆业国税收入首次突破7亿元大关
- (新闻)2015力至优杯叉车安全培训交流会成都召开
- (新闻)2012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 (新闻)11月8日太原钢材市场价格行情
- (新闻)12米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招标公告
- (新闻)09危机年钢铁市场利多利空并存
- (新闻)138个足球场大杭州最大地下城浮出水面
- (新闻)200名高手集结中联杯全国吊装技能竞赛今日开幕
- (新闻)2004年中国六大行业价值投资大行
- (新闻)2010年中国装载机市场分析与发展预测1
- (新闻)400万只口罩70万套手术衣徐工助力淡水河谷驰援巴西抗击疫情0
- (新闻)2016财富中国500强发布三一重工排名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