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室内装潢

清朝的刘墉真的是个驼背吗真相是什么

2023-12-19 来源:大蕉资讯

清朝的刘墉真的是个驼背吗?真相是什么?

乾隆在清朝存在感非常高,他在位时长六十年,期间国家稳定,国泰民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作为清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乾隆始终重视社会的稳定,他重视人才,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对有才华的汉人也一视同仁地重用。

刘墉便是颇受重用的汉人,他官至内阁大学士,等同于宰相的地位,作为位极人臣的正一品官员,刘墉深谙伴君如伴虎,但即使机智如他也不免偶有疏忽,有一日刘墉一不小心赢了乾隆,面对乾隆的大怒,他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化解了危机。

刘墉其人

提起清朝的著名官员,大多数人都会说纪晓岚、和珅和刘罗锅,刘罗锅是刘墉的外号,其实“罗锅”指的是脊背伛偻,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于是民间就有传说刘墉驼背,然后“刘罗锅”这个外号就这样出现了。

然而历史上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刘墉是驼背的,民间传说总爱戏剧性的添油加醋,为了演绎故事常常瞎编一些情节和条件,比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出身平民之家,进京开始中科举才进入仕途。

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刘墉却是个名门望族的公子,他的家族成员世代为官,他的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做过户部司员外郎,祖父刘棨在康熙年间任四川布政使,他爹也颇受重用,历任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职位。

刘必显是进士出身,刘棨也是进士出身,刘墉可以说是出身书香世家,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想必非常不错。他受到很多家族的帮助,为官世家,走关系也是很平常的。

当然刘墉也是真有才华,他虽然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但是却考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士。

刘墉的仕途生涯起起落落,他一生做官五十余年,宦海几度沉浮,几经起落,比如曾经因为失察阳曲县令贪侵国库银两,他被革职判极刑,后来因为乾隆宽恕,得以幸存但被发配军台效力赎罪。过了一年被赦免,又过了两年,又因为他爹的缘故被重新起用,他这次担任江宁知府。

刘墉听罢赶忙下跪,他早已不是初入官场的小伙子了,在官场沉浮的经验使他世故,他早准备好回答,他说:“臣只不过是出于侥幸,才能赢了太上皇,以臣的眼光能看到的只有这盘棋,而太上皇眼里却能够看到江山万里,何必因为这盘棋与臣计较呢?”

这句马屁正好拍到乾隆的心窝上,乾隆毕竟不是暴君,他也是有逻辑和文化的,他知道因为输棋而耍赖这种行为是无赖行为,怒气一下子上来的乾隆脱口而出的愤怒需要一个台阶,他虽然是一代君主但是也是要面子的。

刘墉的话是拍马屁也是给乾隆的台阶,乾隆听罢很满意,顺势就原谅了刘墉,毕竟此时的乾隆贵为太上皇,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他要啥有啥又何必跟一介臣子置气。

刘墉的仕途起起落落导致其摸清了官场和皇帝的脾气,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摸索出来的,他深知乾隆不会因为输了棋而治他的罪,乾隆是傲慢的性情,是不能冒犯和得罪的对象,自然应该以退为进,退俥进马,以服软为强攻,把乾隆的面子放下来全身而退才是赢。

小结

刘墉的官场仕途不顺,但他从不顺的经验中学习到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并把这种学习成果带到生活中去,刘墉的回答虽然很马屁精,但确是最为正确和实用的。

喜剧世界期刊

中国商人

空中美语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