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破五央行或再度加息
CPI“破五”央行或再度加息
稳定物价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左右着宏观调控的阶段性动向。分析人士认为,3月CPI涨幅再度突破5%的可能性相当大,在“负利率”仍较明显的情况下,加息窗口可能随之再度开启。
自去年11月CPI涨幅创下5.1%的高点后,我国物价涨幅连续三个月控制在5%以内,各项物价调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具体来看,为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货币政策基调适时转向稳健,M2和M1同比增速稳步回落。从生产流通角度看,价格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产品炒作惩罚和价格监督力度,近期部分小麦主产区旱情有所缓解,这些都有利于食品价格走势稳定。
从货币政策来看,为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央行已将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至20%的历史高位,并频繁进行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与数量型调控相比,利率调控的经济影响面更大,决策也更为谨慎,但其作用不可替代。央行人士近期就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将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先后三次加息,最近一次在今年2月8日。由于存在较明显的负利率和通胀压力,央行可能再次启动加息手段。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物价月度涨幅为5%左右,“负利率”情况较为明显,这对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相当明显。物价上涨使得实际利率走低,企业更倾向于作出投资决策。根据“工资刚性”理论,物价上涨背景下的收入分配不利于工薪阶层,而向厂商等资方倾斜。扩张投资和抑制居民消费,显然不是我国需求结构调整的最优选择。
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5.1%,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投资率为47.7%,居于全球高位。近期通胀预期上升则挫伤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连续两个季度回落。
从物价本身来看,2月我国CPI涨幅为4.9%,环比涨幅达1.2%。从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的价格监测数据来看,3月食品价格总体出现回落,但翘尾因素影响的增强将抵消上述因素。从具体消费产品类别来看,近期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目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出现一轮较大幅度上涨,从比价关系上看,服务价格存在补涨要求。二是输入型通胀压力越来越大,价格上涨带有国际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无疑将加剧输入型通胀压力。
可以说,尽管物价调控措施初显成效,但当前物价水平并不具备迅速回落的基础。3月CPI涨幅再度突破5%的可能性较大,并可能继续缓慢攀升,直至6、7月达到6%左右的水平。为了更好地管理通胀预期,央行可能再次启动加息手段,而4月和年中将成为加息敏感窗口。
上海欧式装修多少钱
上海软装设计师
北京小户型公寓装修
高端家装
- 2025-07-03红枣是良药茶疗方怎可少
- 2025-07-03腹部疼痛是什么原因腹疼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2025-07-03补肾壮阳的药物有哪些补肾壮阳的中药怎么吃
- 2025-07-03不宜洗澡的五个时段饥饿时洗澡会虚脱
- 2025-07-03控制胆固醇最好的方法是食疗
- 2025-07-034大食物教你有效补肾
- 2025-07-03揭秘鸡血藤的功效有什么药理作用
- 2025-07-03老年人阳气不足要多吃韭菜
- 2025-07-03立秋养生有诀窍力荐四大养生法则
- 2025-07-03老人保护腰椎要改善护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