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但不懂生活常识成也母亲败也母亲东方
在湖南省华容县问起当地的县委书记是谁可能有人会不知道,但说起魏永康的名字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曾经的天才儿童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他备受关注。2岁就能识得千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8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602分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仅看这17年的履历,那是妥妥的学霸和别人家的孩子,如果照着这个进度正常发展的话,很可能在读完中科院的博士后,直接被某个研究所录取,成为某一领域的大神,这开挂的人生简直挡也挡不住。
然而事情并没有照着我们预想的剧本发展,真实的境况是魏永康在20岁时被中科院劝退,遭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在经过生活的摧残和蹂躏之后,这位曾经的“东方神童”最终跌落神坛,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就在他结婚生子,生活终于回归平淡之后,上帝又给他的小家庭开了一个玩笑,2021年11月9日,魏永康因病离世,他的生命永远被定格在38岁。
出身普通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望子成龙煞费苦心魏永康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因负伤瘫痪在床,家里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了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的身上。拥有高中学历的曾雪梅从小就非常崇拜科学家,但是基于环境和年龄所限,她知道自己这辈子肯定当不成科学家了,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魏永康身上。
儿子出生才两三个月,曾雪梅就开始教他识字,给他读唐诗宋词,还拿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启发小永康。因为无人照看儿子,曾雪梅常常上班也带着他,有一次曾学梅的同事拿着花生米逗才一岁半的小永康,问他:“你会写字吗?写一个我就给你一粒花生米”。
谁知连路都还没走稳的小永康拿起笔在地上写了七八十个字,得到了一大捧花生米,曾雪梅的同事纷纷对这个娃娃竖起了大拇指,都说这个孩子将来绝对有出息。就这样母亲潜移默化的教育颇具成效,仅仅两岁的儿子竟能识得千字,而且充满强烈的求知欲,遇到任何不懂的事情都会问到底。
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
1991年10月,刚满8岁的魏永康升入中学,由于年纪太小,华容一中破例允许魏永康可以由家人陪读,这样母亲曾雪梅仍然可以陪在儿子身边全方位照顾他。为了能让儿子专心读书,曾学梅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包括洗衣、做饭、洗澡、洗脸,儿子每天几点睡觉起床都是曾雪梅负责,她甚至告诉瘫痪在床的丈夫,什么事也不许打扰魏永康。每次丈夫让永康搬桌子、拿凳子、端饭都会遭到曾学梅的一顿臭骂,用曾学梅的话说“我儿子的手是拿笔杆子的手。”
魏永康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小伙伴来找他玩,都会被妈妈撵走。对和女孩子的交往,曾学梅更是如临大敌,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儿子,曾学梅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她对魏永康说:“女孩子是妖精,是美女蛇,招惹不得,万一招惹了,一生的事业就毁了”。
成效初显,天才少年一路开挂没有了外界打扰的魏永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13岁便以60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并成为了班里最小的学生。为了继续照顾儿子的起居,下岗了的曾学梅背起行囊和儿子一同走进了湘潭大学。
进入大学的魏永康开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他喜欢读一些教程之外的书,可却遭到了母亲曾学梅的强烈反对,这次魏永康不想妥协,他试图反抗,可妈妈却拿起一块烧红的煤炭威胁他:“你不听话,我就拿煤块烧死你!”这下把魏永康吓住了,他大哭着跑了出去。
满腹委屈的魏永康在墙壁上写到:坚决彻底不让妈妈陪读了。第二天他跑去书店买了许多关于精神病方面的书让妈妈好好阅读,这下把曾学梅气得够呛,自己寄予全部希望的儿子居然如此忤逆,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心和难过,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虽然和妈妈争吵不断,可魏永康在学业上并没有受到影响。在连续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后,2000年魏永康收到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录取通知书。看到儿子前景一片光明,曾学梅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此时魏永康已经17岁,这次他决定离开母亲孤身北上。本想着终于脱离母亲的“魔爪”,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学习,不成想却遭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坎坷。
独自求学,遭遇人生滑铁卢
2003年6月,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和不适应中科院的知识结构。原来没有了母亲的照顾,魏永康突然不会生活了。在中科院学习期间,他根本不知道几点起床,上课常常迟到;衣服不洗,经常把穿脏了的衣服丢的到处都是,搞得宿舍臭气熏天;不懂沟通,常常自己一个人吃饭不和同学打招呼,连毕业要写毕业论文他都不知道,也从不和导师交流;甚至连天气冷热都不分,有年冬天他只穿了一件单衣和一双拖鞋就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大家看他穿得这么单薄都跟看傻子似得盯着他。
当母亲得知儿子被中科院劝退后,如同遭到了晴天霹雳,下岗后的她本想借着儿子的事迹写本育儿心得,已经写了4万字的她在知道儿子被劝退的消息后将所有书稿撕得粉碎,第二天就跑到了中科院向儿子兴师问罪,她怒气冲冲的对魏永康说道:“你就应该跳楼、被汽车撞死,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母亲失望了,孩子心凉了,从那以后母子两个几乎零交流。退学后的魏永康令曾学梅抬不起头,她出门都戴帽打伞,不和邻居们说话,不敢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她也不让魏永康出门,天天把儿子关在家里。有一次,魏永康实在受不了这种压抑的生活,自己拿着500块钱离家出走了。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门,这次旅行他走过了十多个城市,第39天因为没钱了不得不求助警察把他送回了家。
回归正常生活,人生再遇转机这次出走让曾学梅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她知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她开始教魏永康一些生活常识,比如洗衣、买菜、做饭,怎样跟人打交道。
魏永康的事迹被当地县政府知道了,领导怜惜魏永康的才华,让他到县人大上班,并规定他可以只上半天班,下午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继续学业。魏永康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变得越来越开朗,生活逐步走向正轨。
好运接踵而至,不久上海的一位邢教授也向魏永康伸来了橄榄枝,他邀请魏永康做他的研究生,然而这次赴上海之前母子俩又爆发了一个小矛盾。
对于这次的上海之行,魏永康告诉妈妈他想独自一人前往,可曾学梅担心行李太多,儿子拿不了,就说要陪他一起去。
这次魏永康非常坚持,他告诉妈妈“如果你也跟来,我就不去了”!为了安抚儿子曾学梅只让魏永康买了一张票,可她还是不放心,自己又偷偷买了票跟上车。
魏永康发现妈妈又跟了过来,他也很无奈,趁着妈妈不注意,他从苏州站下车,又买了其他车次奔赴上海。
从神坛跌落的魏永康开始了人间烟火的素人生活,他和普通人一样努力工作、结婚生子。育有一双儿女的他经常带着孩子们逛公园看大海,当母亲曾学梅提出接孙子孙女回去让她教育时,遭到了魏永康夫妇的断然拒绝。
然而天妒英才,38岁的魏永康因病去世令人扼腕叹息。回顾曾学梅的教育方式让人觉得有些太过极端。
首先,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纪伯伦的诗中写道:“孩子只是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而不是因你而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做父母的不能以爱之名进行亲情绑架。
其次,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谓关心则乱,过度关心,只让他读书学习什么也不让他做,最后的结果就是高分低能,成绩很好,生活常识却一点儿也不懂,父母能照顾你一时,却照顾不了你一世。聪明的父母就应该从小使唤孩子,让他多干家务,这是培养动手能力和责任心的一条重要途径。
再次,孩子遇到挫折遭受失败,不要把所有错误都归到孩子身上,对其肆意打骂,这样他只会和你渐行渐远。曾学梅最不该的就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他优秀闪耀,你好我好大家好,人前有面儿觉得自己教子有方。
一旦儿子被退学,就觉得儿子让她丢人了,昔日的荣耀全部付之一炬,儿子成了废物,恨不得他去死。这样的母爱太过自私狭隘,就像电视剧《小舍得》中子悠向田雨岚的灵魂发问“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作为一名5岁男孩的妈妈,我也有望子成龙的心态,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2岁开始就给他报早教班,之后英语、乐高、演说、篮球,只要孩子不反对都给安排上了,可到现在孩子对上辅导班非常抵触,结合魏永康的事情,我也开始反思,孩子还是该让其自由发展,不能过度压榨,什么年纪就干什么事儿,想到以后还有将近20年的时间要学习,现在还是让他痛痛快快的玩儿吧,毕竟“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去治愈”。
- 2025-07-036个简单妙招帮你摆脱困倦精力充沛
- 2025-07-03老人多动手动脑多跑腿更延年益寿
- 2025-07-03茶疗方辅助治疗肾火弱药茶
- 2025-07-03活血化瘀的药的作用川芎的作用与主治
- 2025-07-03补肾药膳让身体日渐强壮
- 2025-07-03冬季洗脸五大误区海绵过度擦洗损伤肌肤
- 2025-07-03家庭常见9种药材的作用与功效
- 2025-07-03冬季食补的四大饮食禁忌
- 2025-07-03常见中药药理作用归类
- 2025-07-03冬虫夏草怎么吃才能发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