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冷却系统

生活小常识补衣服农村老话说衣裳早补补丁小

2024-05-06 来源:大蕉资讯

前几天在农村的父亲说身体不太舒服,说是头痛无比,我和姐姐焦急地连夜回家接他上来看病。

老人家容易思前想后,母亲说父亲执拗,哪里痛也不爱说,药吃完也不吱声,扛不住了才说去镇上开点止痛药来吃。

我们常开导父亲说,哪里不舒服一定要说,我们不在他身边,他必须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及时和我们反馈他的健康问题。

也让母亲帮忙监督,他有没有好好吃药吃饭。

但母亲总说,父亲藏得好,没药了依旧不说,哪里疼痛也一再强调不要告诉我们。

其实我明白父亲的想法,他害怕我们担心,更害怕我们接他到城里看病,耽搁我们工作,又要花钱。

但我们常告诉他,小时候他们没有因为我们生病抛弃我们,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不会因为他们生病嫌弃他们或坐视不管。

而且很严肃地告诉他,他和母亲年纪大了,不舒服要及时就医,定期体检,避免小问题不被察觉拖成大问题。

小病及时就医,比熬成大病既治不好又伤钱的好。

父亲听到这些话,也点头表示肯定。

因小失大的道理,其实在老以前的农村,很多老农民也都懂,还把这说成一句俗语,下面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个道理吧~~

衣裳早补补丁小,起病就医痛苦少农村以前相对来说还是贫穷的,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比如我爸妈那个年代,小时候还跟随大人们一起去挖野菜来吃,生活极其艰苦。

甚至到我个人出生后,农村的生活也非常贫瘠,我家因为人口多,六口人,那些年粮食产量不高,每年的粮油都吃接不上。

有时候一连几个月顿顿吃土豆充饥,有玉米的时候,顿顿吃玉米。

穿的,基本上都是小的捡大的穿,但因为那时候很多衣服质量本就不好,经常在农村干农活也很费衣服,尤其是裤子,经常是穿的破破烂烂的。

读二三年级,很多村里孩子穿的都是打补丁的衣服。

我小时候觉得打补丁有点丢脸,裤腿上烂掉了,就自己缝个好看的形状,或所幸就烂着,那些年流行破洞牛仔裤,反而给我们穷人找了个追求时尚的借口。

但母亲却常常是看到我们衣服破了个小口,就及时拉住我们,让脱下来补一下。

还顺口说着:“衣裳早补补丁小”,“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

的确,如果衣服有个小口子不去补一下,那因为穿上有时候用力时,就会把口子越扯越大,大到没法补就只能丢掉。

农民们为了节省,只要看到一个小口子,就会及时补起来。

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些年老人小孩中年人都是这么熬过来的,从我奶奶到父母,再到我自己,都穿过补丁衣服,甚至是补丁鞋子。

所幸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很多,再不用为吃穿发愁,毕竟农民也不追求啥名牌奢侈品,吃饱穿暖就好了。

但治病依然是个大问题,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因为饮食丰富,人也更容易患上很多奇奇怪怪的病。

普通感冒发烧的小病还好,怕就怕患上癌症,不治又不忍心,治吧,其实无异于是在用钱续命,要耗光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

虽说现在农村医保报销力度还是很大的,但很多大病在农村也没法治,只能到更大的城市检查、治疗,产生的费用却不一定能报销。

所以农民的观念的确该打开,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身体出现问题及时治疗,有小毛病及时就医。

小病不治成大病,舍不得看小病的钱,迟早因为大病耗光更多积蓄,要是治得好还好,万一花钱也治不好,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了。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遇上了,很多你们还是像我父亲那样想,不想花钱,也不想麻烦子女,但这种态度最是危险,往往导致小病拖成大病。

所以希望各位农民朋友能多注意哦,还有很多子女,也需要多关心一下在老家农村的父母,老人们年纪大了,需要更多关心和照顾哦~~

此外大家还知道哪些非常有意义的农村俗语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幸福家庭杂志

网球天地投稿

建筑与装饰邮箱

饮食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