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活相关小常识红桥科普带你了解生物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
2.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适用范围?
从事下列活动,适用本法
(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四)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
(五)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六)应对微生物耐药;
(七)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
(八)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4.维护生物安全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5.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时该如何做?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医疗机构、专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疾病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保护性措施。
依法应当报告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漏报,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缓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6.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控有哪些要求?
国家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符合生物安全国家标准和要求。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7.国家如何管理外来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 2025-07-03红枣是良药茶疗方怎可少
- 2025-07-03腹部疼痛是什么原因腹疼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2025-07-03补肾壮阳的药物有哪些补肾壮阳的中药怎么吃
- 2025-07-03不宜洗澡的五个时段饥饿时洗澡会虚脱
- 2025-07-03控制胆固醇最好的方法是食疗
- 2025-07-034大食物教你有效补肾
- 2025-07-03揭秘鸡血藤的功效有什么药理作用
- 2025-07-03老年人阳气不足要多吃韭菜
- 2025-07-03立秋养生有诀窍力荐四大养生法则
- 2025-07-03老人保护腰椎要改善护腰习惯